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五百三十七章 苦一苦百姓,骂名阁臣担

第五百三十七章 苦一苦百姓,骂名阁臣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几天,清河郡主李婵月都是缠着端容贵妃学舞蹈,为的也是牵绊着容妃,以便咸宁公主往武英殿去。

“还不是舅母殿里的那个赵嬷嬷,那个老厌物,舅母她跳累了,和我在喝茶叙话,忽而问着姐姐去哪儿了,结果那个赵嬷嬷说姐姐这会子多半在武英殿,娘娘听了就有些不高兴,说这般深更半夜,姐姐去武英殿做什么?然后那个赵嬷嬷趁机就将宫里这几日起的姐姐给小贾先生铺床叠被的流言说了,舅母一气之下,就将茶盅扔了,但舅母过了一会儿,似乎消消气,才领着我过来。”李婵月俏丽脸蛋儿上见着担忧之色,说到最后,吐了吐舌头,俏皮可爱。

咸宁公主幽幽叹了一口气道:“母妃她生那般大的气?”

她记得明明令人***的,但转念一想,纵是她下令***,可面对母妃的询问,这些宫人也未必会守口如瓶。

李婵月低声道:“舅母还有更训斥的话,有妇之夫,不成体统。”

咸宁公主秀眉紧蹙,低声道:“母妃她误会了。”

李婵月左右瞧了一眼,说道:“姐姐,你到底行不行啊?和小贾先生......怎么这么久了,也没什么动静?”

咸宁公主闻言,羞恼道:“什么动静?我对先生是尊重,敬佩他学识,喜欢听他说些军政上的事儿,还想要什么动静。

“嗯,姐姐这话我自是信的。”李婵月笑了笑,清眸弯弯成月牙儿,嘟了嘟嘴儿说道:“可是舅母她不信啊。”

咸宁:“……”

李婵月道:“姐姐如今这般,当初有些后悔其实,心底也有些无奈,当初只是想着祸水东引,现在看来好像有些害了姐姐,而且娘亲那边儿还不知怎么回事儿,说不得已被那可恶的小贾先生得了手。”

“后悔什么,原和你无关。”咸宁公主皱了皱眉,担忧道:“婵月,你说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姐姐放心好了,舅母她又不会蛮不讲理,而小贾先生也是个明事理的,两个不会为了姐姐打起来的。”李婵月说着,轻笑了下,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你又胡说什么呢,打什么?”咸宁公主拉过李婵月的胳膊,嗔恼说道:“再胡说,我让先生管教管教你。”

“他凭什么管教我。”李婵月低声道。

咸宁公主想起当初的一些猜测,终究将“他是你义父”给咽了回去,反而望着飞檐拱角上摇曳的灯笼出神,清冷眉眼间渐渐浮起一抹忧色,喃喃道:“婵月妹妹,我有些不太放心,想回去看看。”

李婵月明亮熠熠的眸子闪了闪,笑道:“那我随着姐姐一同过去?”

“嗯。”咸宁公主低声应着,而后两人就重新折返回武英殿。_o_m

而这时,端容贵妃已领着一众女官离开了武英殿西暖阁。

。(本章未完!)

第五百三十七章苦一苦百姓,骂名阁臣担

贾珩这时压下了心头的心绪,在木案上摊开舆图,想了想,拿起木尺在汝宁府和开封、洛阳之地比量着,测算着行军距离,结合着几地布防,并在心头推演着局势。

河南都司在府县的兵力布防,对他这位军机自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如果我是贼寇,能不能打下汝宁府,进而威逼开封府?”

贾珩思忖着,说来还是一时无聊,都推演下来,却觉得形势不妙。

“从目前河南都司的奏报来看,蟠踞鸡公山的贼寇大约有三千左右(河南都司奏报不实)

为首者据说是早年活跃于荆湖等地的匪寇巨枭高黑塔,或者说是义军首领,那么这样一支兵马,组织力度应该不错,而且能数次逃过官军的围剿,匪首也并非无谋之辈,如果利用的好,未必不能在河南造成一场大乱,比如围剿的官军大败,那么......”

贾珩放下手中的木尺,面沉似水,因为心头已隐隐有了一些预演,准备收拾一番,起身向大明宫去求见崇平帝。

天子这会儿多半就在书房批阅奏章。

“先生。”

然在这时,门口处传来熟悉的声音,打断了贾珩的思绪,清冷如水,宛如冰雪晶莹剔透。

辨识度很高,正是咸宁公主的声音。

“殿下。”贾珩凝眸看去,只见咸宁公主与清河郡主联袂而来。

“先生,母妃她......走了?”咸宁公主玉容带着几分关切之色。

“娘娘刚刚就回去了。”贾珩笑了笑说着,倒也猜出咸宁公主的来意,说道:“殿下不用担忧娘娘就是和我聊了聊殿下,旁的也没说什么。咸宁公主心头就有一些好奇,问道:“母妃都和先生说了我什么?”

贾珩笑了笑,看了一眼李婵月。

李婵月明眸打量着对面的少年,羞恼道:“怎么,小贾先生这是嫌弃我碍事?”

咸宁公主瞪了一眼李婵月,嗔怪道:“妹妹贾珩道:“其实倒无不克对人言,刚刚和娘娘说了殿下为女将的事,娘娘担心殿下的安危,不是太赞成,旁得就是一些误会,我和娘娘说开,倒也没别的事了。”

“这......母妃她是一直反对。”咸宁公主闻听此言,心头松了一口气,问道:“先生可曾劝过母妃?”

贾珩笑了笑道:“其实,娘娘担忧不无道理,殿下为千金之躯,也不能真的上阵对敌捉对厮杀吧?”

“先生......先生当初答应过我的呀。”咸宁公主闻言,以为是贾珩受了压力,已有退却之意,急声道。

贾珩笑道:“答应殿下的话自然作数只是殿下可先在我中军历练,哪怕有险处,我也能时刻保护好殿下。”

咸宁公主闻言,心头就有一些感动,说道:“那是我刚才误会了先生,军国之事原就需得慎重。”

其实心底也清楚,如她这般身份,想要独领一军、带兵厮杀几无可能,不说才具是否足够,就是父皇也不会同意。

贾珩拿起桌上的奏疏和舆图,抬眸看向咸宁公主温声道:“殿下,我还要去见过圣上奏事,失陪了。”

“那先生去罢,我也帮先生收拾收拾。”咸宁公主螓首点了点,然后领着女官过来收拾着桌案上的碗匙、食盒。

“那就有劳殿下了。”贾珩目光温煦说着,向着大明宫内书房而去。

待贾珩走后,李婵月眨了眨眼睛,问道:“姐姐,你平时和小贾先生就是这般相处?”

“对呀。”咸宁公主让女官将粥碗收拾一番,准备起身向着里厢铺被子。

“这么一说,舅母还真有些冤枉姐姐了呢?不过也不算冤枉,还真是铺床叠被,伺候衣食,如丫鬟一样。”李婵月开着玩笑说道。

咸宁公主俏脸一红,低声道:“我原就和先生光风霁月,至于这些,先生也不是常常过来。(本章未完!)

第五百三十七章苦一苦百姓,骂名阁臣担

武英殿,我闲着也没事儿。”

说到最后,底气也有几分不足。

“等过几天,天气暖和一些,姐姐咱们去踏青吧,我唤着小贾先生。”李婵月凑过去,笑道:“总在宫里,姐姐也挺闷的。”

咸宁公主点了点头,算是应下来。

另外一边儿,大明宫,内书房

如贾珩所料,崇平帝正就着灯火批阅奏章,这位天子宵衣旰食,常常批阅奏疏到深夜,经年累月。

这时,崇平帝抬起冷硬的面容,听到戴权禀告,沉吟道:“让贾子钰进来。”

因为军机处值宿制度设置原就是方便君臣随时议事,而贾珩夜深来此,想来是有着什么急事奏禀。

不多一会儿,贾珩在戴权的引领下,步入内书房,朝崇平帝参拜道:“微臣见过圣上。”

崇平帝面色疑惑地看向蟒服少年,问道:“子钰免礼,这......可是有急事。”

贾珩道了一声谢,正色道:“回圣上,臣方才在军机处,翻阅河南都司递送而来的军报,对照河南等地舆图布防,心头忽而生起一股隐忧。”

“隐忧?”崇平帝皱了皱眉,湛然有神的目光投落在少年脸上,问道:“这是怎么说?”

贾珩道:“自正月十八五军都督府派牛继宗等一干将校前往河南,至今已有两月,算上赶路日程,加上河南调兵遣将,现在应该有一些与敌交手的奏报传来,但河南方面至今再无消息传来,臣疑虑一也。”

其实他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更像是一种隐隐直觉,河南或许会出事,这在当初见到牛继宗前往河南时骤然而起的一丝戏谑思绪,原本还是湖面暗流,现在渐渐成了一股挥之不去的忧虑波澜。

“那河南都司方面最近可有奏报?”崇平帝面色微变,看着那昂然而入的蟒服少年,此刻坚毅眉宇下,目光咄咄。

贾珩道:“上一次奏报还是半个月前,河南都司打算调拨河南卫、宣武卫、彰德卫、南阳卫、汝宁卫等卫所兵马集于汝宁府罗山县会剿,军报向兵部报备,而河南巡抚周德祯的奏疏,则有前后两封,第一封是向户部请求拨付开拔粮饷,为户部严辞拒绝,而昨日通政司分发至内阁的河南巡抚衙门奏疏所载,河南巡抚周德祯、布政使孙隆、参政刘安衢,号召士绅捐输粮秣、车马,民众群起响应,军需辎重匮乏为之疏解,都司大军馈饷无虞,开赴汝宁,重兵剿寇。首发更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