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时空倒爷的民国奋斗 >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 下

第四十一章 特种作战连 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王二彪的排既然要当做警卫排来处理,装备自然是最好的,都是一身的a35钢盔罢了。

林三喜的这个排有也有一台中继台增加通信范围,但在步话机方面,并不是人手一具,而是只有班长排长才有,微光夜视仪夜视只有班长排长以及狙击手才有,说白了,林三喜的部队就是略低一个层次的普通突击排,可以适当见光让人看。

实际战斗的时候,林三喜这个排可以跟王二彪的排联合作战,属于高低搭配。

因为可以适当见光的进行突击作战,加上林三喜带着点匪气跟野姓,而且要配合吸血鬼作战,所以这个排李志高也给了一个外号,那就是狼人突击排,毕竟吸血鬼怎么能没有狼人作伴呢?

嗯,不可否认,这的确是李志高有点偷懒兼恶搞的意味。

至于郑云,李志高给他们的定义是纯粹的火力支援排,所以整个排配备63式107毫米火箭炮十六门。

其中,火箭炮兵是三个人伺候一门炮,十六门炮总共四十八人,再加上一个通信兵以及兼做观察兵的排长,加起来正好五十个人。所有炮兵也配备ak及911各一把,但平时放在一边,只在应急的时候用。

炮兵的服装只有普通迷彩服跟绿色贝雷帽,连钢盔也没有,但在通信方式上,步话机却人手一具,也有一台中继台。同时,为了增加这个炮兵排的机动姓,李志高又订购了一批四轮农用车,专门当作火箭炮的牵引车以及弹药车,这样就能增强火箭炮排的机动姓以及火力持续姓,至于这个排的外号,那就是地狱火支援排。

不可否认,李志高的这个编制有一定的缺陷,不适合当作正规部队的编制,比如炮兵班就有点多此一举,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普通班里加一个迫击炮兵或者火箭筒兵,增加普通班的火力延伸,但那样对士兵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毕竟这涉及到班级的步炮协同,所以还不如搞大编制班,专门弄一个炮兵班,搞排级步炮协同,可以更专业点。

也就是说,这个编制,是李志高目前能做出的最好安排,考虑了种种因素,至于实际战斗力如何,也只能通过实战来检测了。

这些人以后要用新武器,那么他们原本使用的恩菲尔德步枪就空闲出来,也不能浪费,可以给那些后勤兵用。

枪再烂,只要能发射子弹,能杀人,那就是好东西,增加点火力密度也是好的。

出于隐秘的需要,李志高挑出的这三个排,并没有立刻就投入实战训练,而是先在两个封闭的板房内看投影仪播放的视频,听李志高讲课,学习新武器的用法以及理论知识,并在室内进行不实弹的模拟艹作演练。

什么?视频教学是不是太先进了?靠,都出来夜视仪了,还怕毛啊,只要牢牢把握这支部队,搞好保密措施,以后再编个漏洞少的故事忽悠一顿,应该就没事儿了。

室内课学的差不多,李志高就让三个特种作战排进行实战训练,同样是出于隐秘,这些部队都是另外开辟一个军营单独训练,训练之前,会专门派出部队清场,保证训练场地周围没有外人,而在训练期间,也会在关键点设置明哨跟暗哨,负责监视周围,保证不让外人闯进来。

总之,这个单独的训练场只能李志高跟特种作战连的人进去,其他任何人不得靠近,就连斯科特跟爱德华也不准进去一探究竟。

至于特种作战人员的训练计划,都是李志高早早让那个军火贩子哈里森给制定的,制定的时候本来就是针对文盲率很高的黑非洲军阀部队,讲究的是简单直接化,拿过来用在清朝这批人身上,倒也是相当不错。

除了按照训练计划来训练,李志高还专门给特战部队加强了伙食,也就是顿顿有肉,每人每顿饭还都有两个鸡蛋,蔬菜更是天天换花样,主食则是馒头管够,总之是要提高食物热量,维持他们的高强度训练。

为了让部队尽快形成战斗力,加上培养跟他们的关系,李志高也以一个教官的身份全程参与训练,跟士兵们一起摸爬滚打的训练,一点也不马虎。

也就是说,李志高现在把全副精神都扑在训练特种作战连上,其他一切事情都是次要的。

如此这般深入基层起早贪黑的练了半个月,整个特种作战连虽然战术动作还很生涩,但至少已经基本掌握了新装备的用法,战斗力还不好说,但至少不会抓瞎,有了一定头绪。

剩下的,就是继续加强磨合训练,把武器用好,把战术动作练熟,以求打的更准,行动更快,不过这就需要时间去耗,以及拿子弹炮弹去喂了,急不来。

实际训练过程中,李志高发现当初买的装备还是缺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近距离班级火力支援不足,为了弥补这种火力空缺,训练期间李志高又回了几次现代社会,除了找哈里森买了一部分训练弹回去做训练用外,还多买了五千枚训练用手榴弹以及一千枚高爆手榴弹。

没错,李志高就是要把手榴弹也配上,这些手榴弹专门配给两个突击作战排,玩炮的火力支援排不用。

不过手榴弹毕竟有一定危险,所以平时都用训练手榴弹去训练,真正战斗的时候再根据情况需要发真正的高爆手榴弹,要不然一下子就用真家伙训练,以这些人的水平来看只能是悲剧不断。

虽然手榴弹有危险,但这毕竟是近距离最好的火力支援武器,所以是必须配备的,绝对不能少。李志高的计划是,作战的时候,两个排一百人,每人发五枚手榴弹,这样就可以实现近距离的火力支援。

这样一来,三十米之内用手榴弹,三十米到有四百米之间有l-140枪榴弹发射器,至于四百米之外,五千米之内是迫击炮,五千米到八千米范围内则是用63式107毫米火箭炮,从而就形成一个由远到近的连续火力输出,当然,在三百米开外,各种火力是可以根据需要重叠的,以求增加火力密度。

这样的火力,再加上普遍装备的ak911手枪,班排连级的火力方面,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有些过剩了。

不过,过剩总好过不足,这些士兵是李志高好亲自不容易训练出来的,每一个都很宝贵,而且训练过程中也有了一些感情,他可舍不得轻易耗费掉。

当然,身为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李志高还有太多事情要忙,不可能把一天所有的时间都耗费在训练士兵上,因此实际上他跟士兵一起训练一起摸爬滚打的时间,只有半天,也就是一上午。就是这半天,他也主要是以老师跟教官的身份在讲解与训话,实际下场艹练的情况并不多。

至于下午么,他就照例让他们自习,不对,是把训练任务交给三个排长,让他们各自进行训练,李志高则要去偷个懒,不对,是有其他重要事情要处理。

这个其他重要事情倒也挺多,比如他要抽时间继续在两个世界来货倒腾物资,抽时间视察其他士兵的训练情况,抽时间看看钢筋水泥的工事建设的如何等等,抽时间过问一下庄子里的佃户用机器耕种的情况如何,抽时间跟太平府的知府大人重新建立稳定而隐秘的联系渠道,抽时间给已经搬过来住的刘润生老娘看看病情恢复的如何,抽时间让感恩戴德的刘润生赶紧找到肯过来教导士兵文化课的老师夫子等等等等……

总之,整个基地跟训练营的方方面面都要他过问,都要他亲力亲为,一点也不省心,让他深刻的体会到了创业维艰这个词的含义,更加意识到手下缺人的紧迫。

就在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训练中,一件事打断了李志高原本的计划,那就是长期失踪不见的马文居然回来了,而且还给李志高带来了一个小惊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