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择天记 > 第二百三十七章应作如是观 下

第二百三十七章应作如是观 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千年之前,世间本没有前陵十七碑的说法,后来忽然出现,自然有其意义,陈长生现在要做的事情,便是找到这个意义。当然他也想过,这个意义极有可能随着那块遗失的天书碑消失,再也无法找到,但如果他现在明明已经知道自己解开天书碑的过程并不完满,却连试着寻找失去的那一部分的举动都没有,那么他的心意上的残缺将永远无法补足,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事情。

照晴碑、贯云碑、折桂碑、引江碑、鸡语碑、东亭碑……前陵十七碑,同时出现在他的眼里。

他的视野正中是照晴碑,其余十六座天书碑在四周,不停地移动,试图组合在一起。只是那些碑文是如此的玄妙复杂,那些线条是如此的繁复难解,线与线之间没有任何天然存在的线,痕迹与痕迹之间没有任何可以寻找到的痕迹,无论他如何组合,都看不到任何这些碑文原本一体的证据。

他甚至有种感觉,就算那块断碑复原如初,然后让自己看到上面的碑文,依然无法将所有碑文拼起来。

数百年来,始终没有人发现前陵十七碑的玄机,或者已经说明他的尝试必然徒劳,他静静地坐在碑庐外,不知何时已经闭上了眼睛,十七座天书碑依然在他的识海里不停快速移动组合,没有一刻停止,这让他的神识消耗的越来越快,脸色越来越苍白。

天书陵外的世界同样安静,京都里的万家灯火已然熄灭大半,只有那些王公贵族的府邸以及皇宫、离宫这两处最重要的地方还灯火通明,陈长生决意重解前陵碑的消息,让很多人无比吃惊,即生嘲弄,也让有些人彻夜难眠。

时间缓慢而坚定地流逝,夜空里灿烂的繁星渐渐隐去,黎明前的黑暗过后,晨光重临大地,不知不觉间,陈长生已经在碑庐前坐了整整一夜,天书陵里以及天书陵外有很多人也等了他整整一夜。

晨光熹微,观碑者陆续从山道上行来,看着坐在树前闭目不语的陈长生,神情各异,或者佩服,或者嘲弄,或者有一种难以言明的解脱感。昨夜情形特异,年光可以将所有的观碑者逐走,但总不能一直这样做。于是林间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有人看着陈长生摇摇头便去了自己的碑前,有的人则是专门留在碑庐周围,就想看看陈长生最后能悟出些什么,他们幸灾乐祸地想着,陈长生昨日解尽前陵碑,明明可以潇洒离去,却偏要再次留下,极有可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注)

草屋里的人们也来到了碑庐前。唐三十六端着一锅稀饭。这位含着金匙出生的汶水贵公子明显没有做过任何家务,粥水一路泼洒,鞋上都淋着不少,看着有些狼狈不堪,折袖提着小菜与馒头,七间则是拿着碗筷。

陈长生睁开眼睛,接过粥食,向七间道了声谢,然后开始吃饭。

两碗稀粥,就着白腐乳吃了一个馒头,他觉得有了七分饱,便停下了筷子。

唐三十六看着他略显苍白的脸,担心说道:“不多吃些怎么明的对象究竟的是什么?

雪线指向和说明的对象,是线最前端的那些雪雁。

这些线条指向和说明的对象,是线头。

如果没有线头,那便是线条相交处。

简单些。

陈长生盯着那幅无比复杂的图案,再次对自己说道。

十七座碑叠加在他的眼前。

碑体最先消失。

现在消失的是线条。

越来越多的线条,在他的眼前缓慢地消失,不停地消失。

越来越多的空白,在他的眼前缓慢地出现,不停地出现。

十七座碑消失了,碑上的线条也消失了,新的图案产生了。

——那是无数个孤立的点。

陈长生很确定自己没有看过这幅图案。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有些眼熟。

(注:那句话我想了半天,找不到合适的形容,其实最传神的,应该是那些人觉得陈长生是:装逼装成了傻逼,但总不能这么写不是?之所以专门提到这一点,是因为我经常被人说这句话,嗯,可我还是喜欢陈长生这样的强迫症,这是qq糖同学总结的,应作如是观,大家也都明白这个章节名的意思,不仅仅是指观碑,也指观念,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这很重要。另外插播一条广告。据闻,择天记游戏将于ll月7日17时整正式启动内测。没错,就是三天之后啦,时间过的真是快……最后,这章写的有些苦,下一章会稍晚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