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 > 144第三次工业革命

144第三次工业革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有关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人说是航空航天,有人说电子计算机,有人说是生物技术,也有人说是纳米技术……

但这些东西,怎么和“超导”加“可控核聚变”相比?

1986年,瑞士苏黎士的两位物理学家,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和卡尔·米勒搞出来了陶瓷超导,用“高达”三十三开尔文的临界温度,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超导临界温度不可能超过三十开尔文的观点。

结果到了第二年,他们两位就凭借陶瓷超导的功绩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得奖速度,在诺贝尔奖史上已经能算非常快的了,可见物理学界对超导技术取得突破的渴望有多么强烈。

陈慕武之前忽悠哥本哈根的仁科芳雄,让他离开丹麦去荷兰莱顿大学研究超导,本意是为了让本人点歪他们的科技树。

但他现在觉得自己的那些举动,有一定的可能会无心插柳。

如果仁科芳雄因为过多地接触到了金属铊,导致中毒,最终英年早逝的话,陈慕武可能会说,这是物理学界的一大遗憾,总有英雄会牺牲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

如果上述情况没有发生,仁科芳雄在欧洲学有所成,平安回国。

然后按照历史原本的发展轨迹,他仍然成为本研究原子弹的“仁计划”的负责人,那么陈慕武有信心提前几年,就为那个一衣带水的邻邦送去胖子和小男孩。

可如果回国之后的仁科芳雄,没有发起并参与到“仁计划”当中,而是成功地被陈慕武领上了超导的“正道”,并在本国内开枝散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子徒孙,前仆后继地投身超导事业上的话,搞不好在这个时间线上,本人真能在超导研究上搞出些什么大新闻。

虽然本也存在有不少的学术造假问题,但是和三哥比起来,还真是小巫见大巫。

超导的一个最显著的特性,就是电阻变成了零。

可是仅有电阻变成零,却不能说明,材料已经进入到了超导状态。

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你拿一个万用表,把档位调到测电阻的那一档。

然后再让两根表笔相对接,万用表上显示的电阻也是零。

这能说明万用表的两根表笔,也在常温常压下进入到了超导状态吗?

不能!

这只能说明,你他妈的把万用表给搞短路啦!

本人好歹还有那么一点儿羞耻心存在,几年前的那个学术妲己被指出学术造假之后,可以走那个“道歉、鞠躬”的流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