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猫界游侠传 > 第455章 太皓赴皇宫请官

第455章 太皓赴皇宫请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太皓闻言,亦是面色凝重,他深知国事如棋,一子错,满盘皆输。“半錾宰相所言极是,战与和,皆需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或许,我们可另辟蹊径,一方面,加强边防,以精兵强将驻守,减少不必要的征兵,让更多的壮丁得以归乡,安家乐业;另一方面,发展农商,鼓励贸易,增强国力,以经济之力支撑军事,形成良性循环。如此,既可稳固国防,又可缓解民生之困。”

半錾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亮光,仿佛在太皓的话语中看到了一条既保家卫国,又可兼顾民生的双赢之路。“太皓大人高见,确是两全之策。国家之根本在于民,民富则国强,国强则民安。我等需携手,共谋长远之计,让东方帝国再现往昔辉煌,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方不负此生为官之责。”

太皓朗声笑道:“此乃区区在下之浅见,能否付诸实行,终究还需静候朝廷的睿智裁夺。”言罢,其眼神深邃,仿佛已将世态炎凉尽纳于胸襟之间。

半錾闻言,眉峰微蹙,语带不舍:“太皓大人,难道您当真决定要与那官场风云挥手作别?”

太皓轻抚长髯,目光悠远:“高位厚禄,权柄之争,于我而言,已如过眼云烟。若非说官途,或许仅愿为一介草民父母官,行走乡间,倾听桑麻之音,方不负平生所学。”

半錾似有所悟,又复追问:“如此说来,大人内心仍旧藏着一丝入世的火种?”

太皓笑中含着三分豁达,七分淡然:“世事如棋,布局由天。吾之心志,不过随缘而安,朝廷若有所需,民间若有所求,太皓自当勉力而为。”

言毕,太皓袍袖一挥,身影翩然,犹如闲云野鹤,离了那繁华喧嚣的宰相府,踏上了归家的路。

七日之后,宛若寒露凝霜,天地间忽生一股不祥之气,云闭星隐,风悲日泣。宫闱深处,那一袭龙袍加身的长襄女皇,曾以英姿飒爽驾驭万乘之尊,此刻却如同秋日残荷,孤影摇曳于病榻之上。

殿内烛火幽幽,映照着女皇苍白而威严的面容,昔日那双洞察秋毫的眸子,此刻已蒙上了一层朦胧薄雾。她嘴角挂着一丝未完的微笑,仿佛是在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又或是在对未来的王朝寄予最后的期许。

突然,一阵急促而沉重的喘息声划破了死寂,女皇的手无力地垂落,指尖触碰着冰冷的玉阶,似乎在向这尘世做最后的告别。那一刻,珠帘轻晃,发出细碎而哀婉的声响,恰似天际传来的悲歌,宣告着一代女皇辉煌时代的终结。

宫人们跪伏一片,泪如泉涌,不敢置信这位曾以铁腕治国,又不失柔情的君主,竟如此骤然陨落。空气中弥漫着沉重的檀香,与无尽的哀伤交织缠绕,长襄女皇,这位在江湖与朝堂间留下无数传奇的女子,终是随着一声悠长的铜钟悲鸣,驾返瑶池,留给了世人无尽的唏嘘与怀念。

长襄女皇驾崩,皇宫内外一片哀戚。然而,这哀戚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便被一股新的气息所取代。青鸾公主,这位一直蛰伏于暗处的皇室血脉,此刻如凤凰涅槃,振翅高飞,迅速宣布自己登基为帝。

长襄女皇的遗体被安放在宫中一处幽静的殿堂内,整整七日。这七日里,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猜测着新皇的登基将会带来何种变革。而青鸾公主则忙于巩固自己的权位,暗中调度,确保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七日之期一到,长襄女皇的遗体被庄严地抬出宫殿,送往早已准备好的陵寝。那陵寝位于皇陵深处,与玄禺皇帝的陵墓相邻,象征着两位皇室血脉的永恒相伴。沿途,百官相随,百姓跪拜,一片肃穆之景。

陵寝之中,金碧辉煌,气势磅礴。长襄女皇的遗体被安放在一具精美的玉棺之中,玉棺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寓意着皇室的荣耀与传承。陵墓之内,还摆放着各种珍稀宝物,作为陪葬之物,彰显着长襄女皇生前的尊贵与荣耀。

随着陵墓的封闭,长襄女皇的一生便画上了句号。而青鸾公主,这位新登基的女皇,则开始了她自己的统治时代。朝野上下,无不拭目以待,想要看看这位新皇将会带领他们走向一个怎样的未来。

在翠微峰巅,青鸾公主脱胎换骨,羽化登仙,摇身一变,成为万众瞩目的青鸾女皇,权柄在手,天下俯首,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如凤凰展翅,无畏而张扬。

太皓立于千风城的巍峨城墙之下,思绪却已飞跃至那遥远的北峰城,心海翻涌,誓要为那片土地带来变革。他决意再踏征途,非但为了旧土,更是为了心中那份不灭的信念。

于是,他穿越层峦叠嶂,步入皇城禁地,请求觐见那位新晋的女皇,昔日的青鸾公主。宫阙深处,珠帘轻卷,青鸾女皇端坐龙椅,凤目含威,神采飞扬,言辞间尽显帝王之尊:“朕初登九五,龙袍未暖,卿何故匆匆而来,所求何事?”

太皓单膝跪地,声音坚定而清澈:“草民斗胆,愿为陛下分忧解难,恳请一官半职,以报皇恩浩荡。”

女皇眉宇间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昔日卿以逍遥自在为志,拒官千里,今日却又主动请缨,其中必有缘由。说吧,你心中的天平倾向何方?无论功名利禄,皆可由你挑选,你是国家栋梁,朕自当不吝赏赐。”

太皓昂首,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草民斗胆,恳请陛下恩准,让草民担任北峰城之主。非为一己之私,乃因北峰城百姓嗷嗷待哺,亟需明君之光照耀。草民愿做那引路之灯,照亮北峰之城,使之重焕生机。”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空气似凝固,唯有青鸾女皇眸中光华流转,似乎在考量这份前所未有的请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