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唐华彩 > 第283章 人才

第283章 人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圣人甫一下旨免除百姓赋税,王鉷当即上奏要征脚钱;对戍边而死的将士追征租庸调;输纳物但有浸渍,再向地方征折估钱……如此种种,他真没胆子做,害怕出了乱子,要了他的老命。

薛白继续道:“王鉷、杨国忠是一类人,圣人离不开他们了,否则削减宴赐用度?去洛阳就食?今王鉷一死,圣人绝对不舍得杀杨国忠,反而会重用他。但,杨国忠看不明白这点,他吓坏了。等圣人给他一个教训,再原谅他,他会如何想?”

“如何想?”

“他只会认为是我与左相救了他。”

陈希烈眉头一挑,喃喃道:“我等联手?”

“左相德高望众,杨国忠打点内帑,再有贵妃在宫中照应,还不能与哥奴抗衡吗?”薛白道,“对了,我还请出了陈大将军,揭发安禄山之狼子野心,便是我等扫除大唐隐患的

“老夫……”

陈希烈站起身来,差点就要担当起这份重任,放几句豪言,但被门缝里渗进来的一点冷风一吹,他却是又犹豫了。

倒也没别的原因,无非是怕李林甫,打算等到事情确定了再下决心,于是他又缓缓坐了下来,招过心腹低语了几句,让其去打探消息。

只这一个动作,这位左相在薛白眼里的份量便又轻了一分。

正常,朝堂上的硬骨头十余年间已经全被李林甫扫走了,连风度翩翩的有才能之士也没几个,无怪乎王焊认为他们尽是痿阙而有了造反的勇气。

薛白不急,今日结盟,谁越怂往后谁的地位就越低,他遂笑了笑,陪陈希烈等着。

两人随口聊些闲话,不多时,有官吏过来奏事,递了一份公文到陈希烈手中,是吏部侍郎苗晋卿拟的各个阙额的人选,其中,吉阳县令下面写的正是“薛白”二字。

陈希烈眼皮一跳,知道这是右相出手打压薛白了,他不由被震慑住,转头瞥向薛白,发现这少年郎脸还很嫩,太嫩了,不足以与之共谋大事。

“哦,方才说到哪了?”

“说到人善被人欺,有时候若退一步,就可能被打得不得翻身,必须坚决斗争,寸步不让。”

“说到这个吗?”陈希烈不动声色,将公文收进袖中,道:“张公出殡,薛郎也要去吊唁吧?你还兼着太乐丞。”

“是,该去的。”

“圣人今年很伤怀,先是走了杨公,又走了张公。”陈希烈道,“他们的年纪都比圣人还小啊。”

“阿兄走时我没能赶回来,张公去时,我却是在场,胡儿留在京城的进贡使之狂悖凶狠,长安少见。”

“你真是……”

陈希烈眼看薛白这般死咬安禄山,再想到袖子里的公文,不免心惊。才有了倾向,有心腹官员匆匆赶到,附耳与他低声说了两句。

仅这两句,陈希烈眼中却是惊涛骇浪。

“宫中传旨召安禄山进京献功了,圣旨已发到中书门下副署。”

“安禄山立功了?圣旨是直接来的?右相知否?”

“不知。”

“陈将军入宫觐见了?”

“是,陈将军丧子,本在歇养,今日入宫了……”

陈希烈震惊不已,没能揣摩出个中深意。

一则,圣人为何召安禄山入京?是被杨国忠、陈玄礼说服而要除掉安禄山还是单纯献功?二则,圣旨为何发到中书门下副署?

依流程,圣旨就是该发到中书门下副署,但这涉及到左相、右相的权力划分。

世人称的“左相”其实官职是门下侍中,而“右相”则是中书令。简单来说,中书令是处理政务的,门下侍中则是盖章的,盖章的意思是复核,有问题就涂归、封驳,没问题才副署。

如今李林甫为中书令,陈希烈为门下侍中,基本没有权力划分,陈希烈就真的只是盖章而已。

而今天这件事不对,因为流程太对了,圣旨直接发到中书门下省由他这个门下侍中副署,他这位左相居然真有了权力。

“快,拿来,本相要副署!”

依旧没有涂归、封驳,陈希烈恨不得马上就在圣人的旨意上盖上章。

于他而言,这已是完全不同的权力了。

……

见此情形,薛白笑了。

他说得再多也没用,都不如让陈希烈真尝到一点权力的滋味来得实际。

就盖上章这么小一件事,已能够让陈希烈走到李林甫的对立面,像是看两条狗,谁能争到主人亲自下命令。

“左相。”

“薛郎,是老夫怠慢伱了。”陈希烈起身,热情地拍着薛白的手臂,道:“老夫为官以来,最难忘的便是与薛郎在秘书省为国谋事。有你出谋划策,才是大唐之幸事啊。”

薛白根本不理会陈希烈说的虚话,高声道:“哥奴把持朝政,阻断言路;胡儿居心叵测,阴谋造反。左相如何看待?可愿以社稷为重?!”

他非要逼他表态,否则休想成为他的同盟。

陈希烈好生为难,既想着要去副署圣旨,又想着拉拢薛白、杨国忠,终于是咬了咬牙。

“老夫深受国恩,位列宰辅,誓将扫除李林甫、安禄山等奸邪!”

~~

宣阳坊。

薛白带着几口箱子回到家中,未进大堂已闻到一阵香风。之后是青岚匆匆跑来迎他,急得都快要哭出来,有些委屈道:“郎君。”

“嗯?”

青岚指了指大堂,薛白过去一看,二十余个妙龄少女齐齐万福,唤道:“见过薛郎。”

一眼扫去,她们个个都生得美貌可人,却又个个不同,排在一起,构成了十分动人心魄的景象。

“杨国忠送来的?”

薛白倒还没忘,杨国忠说过要给他送些特产。

“是。”青岚乖巧地点点头,但心中显然不高兴。

若以为杨国忠的礼物仅是如此,却也太小瞧他了。

其中一名美婢上前,柔声道:“见过郎君,不仅是奴家等人已归郎君所有,身上的佩饰亦属于郎君。”

薛白目光看去,只见她头上的金钗镶着绿松石,耳朵上挂着玉坠,雪白的脖颈上挂的是紫水晶吊链。

因感到薛白的目光落在她胸前,她羞涩地笑了一下,又道:“郎君,奴家身上还有些宝物,需要郎君亲自找。”

“知道了,你们识字吗?”

“是会些吹拉弹唱,诗词歌赋呢。”

薛白点点头,道:“那就都留下吧,回头把金银玉器都交出来,换些素净衣服做事。”

“喏,奴家什么事都愿为郎君做。”

青岚听得不由扁扁嘴,更不高兴,直到薛白出了堂,与她低语了几句。

“我带了一点吏部的卷宗回来,你带她们抄录、整理……”

“郎君也不怕她们中有人监视你。”

说话间,门房来报,说是杨国忠到了,薛白遂请他相见。

……

“阿兄的礼物我便笑纳了,多谢。”

“你我自家兄弟,何必言谢?万不能客气,哈哈哈。”

薛白问道:“圣人召安禄山入京,何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