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200 会战鸿池(一)

200 会战鸿池(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许多人将所谓的奇,曲解为奇谋。

实际上,以正合的正,指的是用兵的常法,而以奇胜的奇,指的是用兵的变法,即根据战场上的变化,灵活的改变战术。

至于奇谋,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双方统帅的能力存在巨大差距,一方自觉站在了智商高地的时候,或者自觉正面会战没有胜算的时候,才会寄希望于此。

毕竟奇谋通常与风险为伴,一旦不成,则会身陷险境。

看着那些复活的‘尸体’,燕军将领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后背直冒冷汗。

慕容恪力排众议,禁止追击。

《孙膑兵法》曰:雁形之阵者,所以接射也。

桓温很清楚,这一战能否取得胜利,关键在于王猛的三万梁军,能否在燕军的凌厉攻势下稳住阵脚。

哪怕有邓羌作为骑兵主将,也难以在鸿池陂与燕军对攻。

楚梁联军与燕军的兵力相近,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但谁都有取得胜利的可能,自然不会主动求险,把胜负的希望寄托在对方的愚蠢之上。

此战无论胜负,直面燕军进攻的梁军必然遭受不小的伤亡。

而梁军阵中的王猛,以及在后方帅台观战的桓温也无不扼腕叹息。

双方尚未开战,肃杀的气息已经弥漫在了鸿池陂。

任凭燕军的箭雨如何密集,箭矢落在梁军的铠甲上,只听叮叮当当,清脆的声响此起彼伏,但根本就不能破防,尽数被重甲轻易弹开。

待敌军阵脚大乱的时候,便是近战骑兵掩杀之时。

这是梁军重步兵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敌人不可能会有防备,在经历过十六轮的齐射之后,将士们士气衰减,阵型后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然而慕容恪并没有答应众人的请求,他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