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国工业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首都消防器材厂

第一百四十九章 首都消防器材厂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东方,首都,某会议室。

“各位,刚刚收到了一个新的消息。”王钢兴致勃勃地看着众人:“平旺胶鞋厂已经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出口任务,已经有一千万美元流入国内,对这样能给我们国家出口创汇的企业,我们必须要大力支持!”

以前的时候,王钢对平旺胶鞋厂没什么兴趣,但是现在,于公于私,他都要大力支持。

秦锋已经去了美国,东方的事情都是交给王芳来办的,从大卫人手里弄到了三千万,留两千万用来购买大众汽车的生产设备,另外一千万就流回国内,这样也让王钢脸上有光,给他们争取起来利益更是底气十足。

“老王,咱们已经开过几次会议商议这件事了,他们打着首都大学的名义,想要在首都这里要一块地,咱们原本是应该答应的,但是,他们要搞的是摩托车厂,咱们首都摩托车厂都不能再生产摩托车了,他们一个民营企业居然想要生产,这不是和咱们首都的政策背道而驰吗?”座位上,陈领导开口道。

“他们生产摩托车,又不是想要卖到我们首都,肯定是卖到外地,甚至以他们的实力,肯定会卖到国外,赚取宝贵的外汇,这有什么不可的?”王钢皱着眉头。

“这几年来,咱们国内上马了很多汽车厂,摩托车厂,已经产能过剩了。”陈领导继续说道:“他们上马的这个摩托车厂,不一定会赚钱,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是個烂摊子,而且,他们还从咱们首都摩托车厂挖走了一批人,老王,这种挖sh主义墙角的行为,已经让首都摩托车厂很不满了,他们的领导几次和我说过这件事,我也很为难啊。”

“现在是市场经济,个人有选择的自由权。”王钢说到:“他们宁愿放弃首都摩托车厂的铁饭碗,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市场经济中来,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受到表扬的吗?”

“咳咳。”看到两人要争执起来,一名领导开口道:“老王,老陈,你们都有各自的道理,你们的说法都很好,咱们目前需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比如咱们首都消防器材厂的事情,你们说,是不是可以和这件事一起解决?”

首都消防器材厂?

这也是首都政府头疼的一个烂摊子。

首都消防器材厂,创建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是全国生产消防产品企业之一,位于首都西南的方山区,和门沟区挨着,距离首都市中心25公里,在后世,刚好处于西六环和南六环相交的位置外侧。

曾经,首都消防器材厂也是国内响当当的企业之一,拥有很多光环,比如说第一个生产干粉灭火器,但是,在进入市场经济后,首都消防器材厂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老大难。

厂子曾经想过要自救,从银行贷款两百万,改装了五十辆老解放消防车,但是,在改装出来之后,却发现根本就卖不掉,哪怕就算是首都,都希望用进口车底盘,厂子这样一折腾,彻底的资不抵债,眼看就剩下破产一条路了。

“按照咱们原本的计划,是想要让首都消防器材厂引入民企机制,通过民营企业的创造力来焕发活力,但是,这条路是很难走的,现在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可以把这个厂承包给秦总,这样厂子能活过来,秦总想要生产摩托车,也能在这个厂进行,毕竟厂里有五万平米的厂房,足够他们使用了。老王,老陈,你们觉得怎么样?”

在后世,这个厂子就是通过引入民企机制,最终活过来的,不过那已经到了九十年代了,这几年,正是首都器材厂最艰难的时候,虽然领导们已经想到了用这种方式,但是具体怎么改制,没有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没有成熟的经验,大家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啊。

陈领导点头:“没错,他们想要,就要这个首都消防器材厂!也省得他们自己盖厂房了,直接就是现成的,一举两得,听说他们已经去美国买设备了,等到买来了设备,直接就能使用,老王,你觉得呢?”

王钢脸上无奈:“什么一举两得,这是咱们首都政府一举两得。对他们来说,首都消防器材厂就是个包袱,他们也不一定想要,我先去问问看,他们要是有什么要求,咱们可能尽量满足。”

“只要他们能接手这个厂,那要求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咱们都能答应。”陈领导点头。

消息通过海底电缆传到了大洋彼岸,接到电话的时候,威斯摩兰刚好是清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