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表妹门前是非多 > 第 121 章

第 121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殿下,你还是着人安排一下,务必要护住这位正室嫡妻。但是你……”

萧恕道:“放心,会有人盯着。”言罢他就要走。

“殿下。”沈清晏叫住他,嘱咐道:“万事小心。”

“好。”

他们没头脑地说着,萧恕转身就离开了,徐衍同徐徽宁二人显然还没来得及转过来头脑。

沈清晏见他们都心有疑问,便道:“若是礼部尚书也被牵连裁撤了,那晟王手底下就少了两位大员了。今上只二子,怎么看都觉得像是殿下所为吧?”

“若真是如此,外头谣言四起便有损殿下声名了。”

徐衍道:“你是说这是晟王着人办的?”

“我觉得不会。”沈清晏摇头,道:“晟王此人颇为在意羽翼。因为这每一根都是他极力争来的,他不会随意舍弃。我是觉得,这后头肯定还有别人。”

“只是,我猜不准是谁。”

程俭一事是她借机让池家姐妹挑的头。可这礼部尚书的这档子事,她可从来没过过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可是哪个皇室宗亲?

她忽然想到了景帝那个极为在意的弟弟,承宣王爷。若当真是景帝无子可承继社稷,依着历朝历代的规矩,多半都是从宗亲里头挑一个继承的。

要真是如此,景帝要立也只会立这位承宣王爷了。

兄终弟及。

难道是他?

徐徽宁想到自己那个身为王妃的小姑姑,道:“承宣王府,一定是那边。”她十分笃定,道:“即便不是承宣王,那头还有一个身有贤名的世子在。”

“此事未有实证,你们都别往外提了。”沈清晏又道:“即便不为殿下想,想想老夫人。这事若是让她知晓了,她这把年纪是受不住的。”

徐衍兄妹二人各自都点了点头,自家祖母年事已高,此等尚未证实之事要是让她知晓了,定是要急出病来。

几个人各自叹息几许,各自思量。

肃国公府那头,萧恕嘱了杨家五郎盯着,毕竟是他们自己家里头的事,如何施为就看他的本事了。

想来一个能争世子位的庶子,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但既然事涉争储一事,沈清晏想了想,还是觉得应当去晟王妃那头套个口风。她着人递了帖子,第二日便带着白鹭一道去了晟王府。

许是因为亲弟亡故,连日里又要照顾着肃国公夫人,晟王妃的面色不好,人也见清减了几分。她见沈清晏来,二人拉着一道坐到了内里,她便将一屋子奴仆都遣了出去。

“王妃,我瞧着你的面色不佳,你务必要仔细自己的身子呀。女子的身子若是亏损了,怕是要花好些时日才能养得回来。”

晟王妃面露霁色,道:“我那弟弟去得突然,阿娘悲痛病倒了,我也着实是担心。”

“王妃为人女,为人姐,家中突发此等变故自是心痛。”她叹了口气,又道:“杨世子如此大好的年华就没了,家中的一应女眷想必更是伤怀。”

“谁说不是呢。”晟王妃想起自己那个弟妹,叹道:“自我弟弟去后,她们也都日日哭,还好我那个弟妹稳得住,有她管着我也能放心些。”

沈清晏应了声,又同晟王妃坐了坐吃了盏茶才离开。

既然这杨家世子妃如今一切正常,那便是个端得住的人。只要杨家五郎把她没收拾干净的东西都处置了,他们还可以留着他日再作打算。

沈清晏被王府丫鬟引着路,才出晟王妃的院子,便迎面遇上了晟王。

“县主来看王妃?”

沈清晏俯身行礼,道:“听闻王妃母家突生变故,妾心中记挂王妃,故而前来探望。”

去年她一整年都不得安生,先是没了唯一护着自己的长辈,再是独自替柳家平了一趟祸事。

之后惠州之事,寒山城一事,再到她与刘家闹出来的那几场风波。

晟王将她上下看了一通,见她未有半分倦怠不适之感,笑道:“县主,这刘颂已经成了郡马,县主也合该打算自己的事了。”

“王爷说笑了。”沈清晏恭敬道:“刘家与我沈家,原本就不相干。刘家公子成婚与否,都同妾的终身无甚关系。”

“刘颂那人只好诗书,别的差事也办不妥当。县主与他,确实不大相配。”

“王爷说笑了。妾虽自幼弃养,但妾的阿爹也是正经科举出身的读书人,阿娘亦是侯府嫡女。”沈清晏依旧垂着头,“妾虽无用,却也不敢自轻自贝戋同人做小。”

“再者,刘家与公主府的婚事,是御赐的婚姻,自是最相配的。”

沈清晏闹不明白晟王这一出是什么意思,但还好他没有再扯着问下去,自己也可顺利出了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