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斜阳照深闱:权门冢妇的别样人生 > 擦肩

擦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她的死,是个不能言说,彼此间却心知肚明的溃疮,是横亘在两人心中的刺。

提起来硌牙,想起来刺心,一碰就“咝”的疼。他不提,他亦不想提。

不提就不提吧,但念她六亲全无,只这位‘义兄’是生前牵挂之人。

罢了,人都没了,吃的哪门子飞醋。

是的,大家都应该放下,现下他只觉得,能否做些弥补。

“想这些年没少吃苦,你有什么想法和困境,都可以提。家中还有何人?有无续弦?可有回原籍的打算?”

啊?不是治罪,他放下了,他竟然放下了。甚至他还要提拔他,让他离开这穷乡僻壤回家乡做个太平官。

为官多年,宦海沉浮,他一下子就听出弦外之音。

不同的是,没有青云直上的亢奋,这份意外之喜带来的更多是震撼和惶恐。

宋清平大骇,极力掩饰内心的不安,愈加羞愧,连连推辞。

“不不,谢大人抬爱。下官、下官……”

“走吧,这儿太苦了。去嵊浔,或者还回宜陵,江浙两地任你选。”

周彦邦不再兜圈子,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以现在的他,宋清平的事情太小,小到不足挂齿,只要他开口,这些都不在话下。

“下官不走,深耕此地多年,守土一方,即要造福于民。大人提拔之情,下官受之有愧。”

哦?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啊,他想都不想,就回绝了?

“真的不走吗?边关战乱疾苦,不为自家,也不为儿女着想?”

“下官毕生所求只为家国兴盛,山河无恙。所做不过为臣之本,天家抬爱实不敢当,高爵厚禄受之有愧。只愿留在此地,同一方百姓共进退。”

“再有,边关长期稳定昌盛,离不开大丞相筹谋思虑,下官不过是执行国之政令。臣心如水,实不敢当。”

语毕,恭敬叩首。

臣心如水,好个臣心如水,周彦邦不禁要击节!

此一番话,令他心中甚是慰藉。起码他做的有人看到,也终于有人懂他这份苦衷。他

溜须拍马听的多,以他对宋的了解,他绝不是夸口之人。若是,也断不会流落此等境地。

想到此处,甚至有那么点惺惺相惜。不禁另眼相看,盯着跪趴的他,半晌没有言语。

可是,他就这样放弃了旁人眼中千载难逢的机会?

还是、还是有甚难言之隐?

“当年,她……”

“莫要提当年,当年的小儿女情做不得数。如今烽火将起,时局动荡,下官一心只为天家、为黎民。”

言毕,又是深深的叩首。他甚至不敢抬头,低到尘埃里的恭敬。

不得不承认,折子里把自己骂的体无完肤的‘义兄’,事实上,他真的是她口中‘有情有义,忠心纯良’之人,于国确实是栋梁之才。

好,好,释怀了,大家都释怀了。那么对过往之事,谁都不要再提。

“天家有卿,国之幸也。”周彦邦站起来,负手走到他面前:“齐家方能治国,一个人鳏居清苦,该成个家才是。我的话你也莫要着急推辞,给你三日,走还是留,想清楚再来。”

谈话到此结束,出门时,宋清平只觉得打晃,后背冷汗淋漓。

“得丞相大人青眼,宋大人想必要高升?”郝知州带着一众官员引颈而望,门一开,立马围了上去:“大人可说叫谁进去?可是叫我?”

哪有心思同他们周旋,宋清平打躬告退,匆匆而去。

“不识好歹!”惹郝知州嚼骂。

还好还好,家里灯亮着。还好还好,院里狗还叫着。走的太急,差点被药杵绊倒,未及进门,扬声高喊。

“妹妹,妹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