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来 > 第六百五十五章 高处无人

第六百五十五章 高处无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朱敛身体微微后倾,望向别处,有潜伏在暗处的修道之人,准备救回王光景,朱敛问道:“亲王府的人,都喜欢捡鸡屎狗粪回家?”

那个魏蕴,不消停很久了。

至于老皇帝魏良,更是帝王心性,即便有心问道修仙,终究不曾真正见过浩然天下的风景,当了太上皇,龙袍已经脱去,却又暂时修道未成,更是小动作不断。当然,也有凭此与落魄山讨价还价的念头。

如果不是当今天子魏衍还算厚道,这座莲藕福地,很快就会乌烟瘴气一团糟,到时候最糟心的,只会是夫子种秋和曹晴朗。

裴钱聚音成线,疑惑道:“老厨子,怎的换了一副面孔?”

朱敛无奈道:“山上风大,给吹没了。”

朱敛转身望向那个躺在大街上打瞌睡的年轻神仙,默不作声。

裴钱突然问了一个问题,“老厨子,在落魄山,会不会不自由。”

朱敛感慨道:“果然是长大了,才能问出这种问题。原本以为只有少爷回了家,才会如此问我。”

裴钱笑道:“我就随口一说,你回头自己告诉师父答案。”

朱敛缓缓道:“出拳的自由,兴许是不大。但是人生在世,言语无忌的自由,烧饭做菜的自由,如何挣钱如何花钱的自由,低头翻书、抬头赏景的自由,与好友下棋不求胜负的自由,看着晚辈一天一天成长的自由,哪个不是自由。”

裴钱不太习惯不是老厨子的老人,所以很快转移话题,问道:“那个装死的王光景怎么办?”

朱敛说道:“于禄和谢谢两人已经与书院茅山主告假,最近两年,会一起游历莲藕福地,到时候跟魏蕴借人,让王光景带路就是了。有于禄在,修心就不是大问题。”

裴钱好奇道:“李槐没凑这个热闹?”

朱敛摇头道:“按照大风兄弟的说法,李槐要是出马,估计莲藕福地的修道之人,就别想有什么大机缘了。”

裴钱有个想法,但是没敢说。

朱敛问道:“是想要去北俱芦洲狮子峰,找李槐他父亲?”

裴钱点点头,“顾前辈已经不在世上,但是李叔叔拳法一样很高,又教过师父,我就想去那边练拳。刚好李槐也想去那边看他爹娘和姐姐。”

朱敛想了想,“可以。”

裴钱坐在屋檐边缘,有些失落,“只是这种事情,本来应该师父点头答应才行的。”

朱敛蹲在一旁,轻声安慰道:“如果少爷在这边,肯定会答应你。”

大街之上,跑来一个小扁担挑起两袋瓜子的小姑娘,朱敛哭笑不得道:“你们是想把瓜子当饭吃啊。”

裴钱向前一跃,落在大街上。

周米粒跑来的路上,小心翼翼绕过那个躺在地上的王光景,她一直让自己背对着昏死过去的王光景,我没瞅你你也没看见我,大家都是闯荡江湖的,井水不犯河水,走过了那个瞌睡汉,周米粒立即加快步伐,小扁担晃荡着两只小麻袋,一个站定,伸手扶住两袋子,轻声问道:“老厨子,我远远瞧见裴钱跟人家唠嗑呢,你咋个动手了,偷袭啊,不讲究嘞,下次打声招呼再打,不然传到江湖上不好听。我先磕把瓜子,壮胆儿嚷嚷几嗓子,把那人喊醒,你再来过?”

朱敛学那小姑娘言语,点头笑道:“阔以啊,我看中。”

朱敛先前出手极其轻巧,所以那个王光景其实在周米粒经过的时候,就已经醒来,这会儿他耳尖,听着了小姑娘听上去很讲良心其实半点没道理的言语,这位在亲王府既是客卿又是幕后军师的年轻神仙,差点没落泪。

裴钱拧住周米粒脸颊,一扯,周米粒立即歪头踮脚跟,轻轻拍打着裴钱的手指,含糊不清道:“么得这必要,么得必要了。”

朱敛一跺脚。

那王光景整个人身躯随之一弹起,再不敢装睡,站定后,战战兢兢道:“拜见老神仙。”

朱敛点点头,神色和蔼,伸手一拍。

打得那个王光景直接落在大街最尽头。

朱敛笑道:“这一拳下去,胆子就该小了。”

朱敛环顾四周,自言自语道:“可惜早年相逢之时,丁婴还是个小娃儿,等我好不容易回来,人又没了。不然倒是可以教他怎么当晚辈。”

并非一个武疯子说痴话。

其实丁婴后来的所作所为,大致上还是走朱敛的老路。朱敛更早时候,就已经在甲子之约当中,一人战九人,当时天下十人的榜上宗师,被朱敛一人杀了大半。朱敛之所以没杀丁婴,不过是自认飞升希望渺茫,那一刻更觉得飞升意思好像也不大,便故意送给勉强顺眼的丁婴一颗大好头颅,和与之对应的武运罢了。可以说丁婴有后来的大道成就,无论是武学成就,还是心性成长,一半功劳,皆在朱敛。

而朱敛在世之时。

这座天下,文有第一,武无第二。

裴钱说道:“咱们回去?”

朱敛点头道:“嗑完一麻袋瓜子再说,不然估计暖树得念叨你们买太多。”

回了那栋宅子,裴钱询问如何破开六境瓶颈、以及在北俱芦洲如何对待武运的事宜。

周米粒在旁提醒裴钱,连那七境、八境瓶颈都一并问了。

裴钱瞪了一眼,“心急能吃着热豆腐?”

周米粒有些犯迷糊,再滚烫的豆腐,不都是一口的事儿?

朱敛还是与裴钱说了些注意事项。

在那之后,朱敛很快就返回落魄山。

裴钱说要做完几件事情,去了趟曹晴朗的祖宅,和小米粒一起帮着收拾了宅子。然后带着小米粒去吃了白河寺夜市上,狠狠吃了顿师父说那又麻又烫的玩意儿,直接帮周米粒点了两份砂锅,吃饱了,一起远远瞥了眼师父曾经借书看的官宦人家藏书楼,与周米粒说比起暖树家乡的那座芝兰楼,矮了好多个小米粒的脑袋。

后来裴钱还去看了那个比自己更早变成少女、年轻女子的同龄人,前些年她嫁了个考中进士的外乡读书人,仕途顺遂。

当那女子家眷一行人,乘坐马车去京城一处寺庙烧香祈福的时候,裴钱就遥遥跟着,没露面。

最后裴钱算是帮着师父,走了趟状元巷,早年那里有过一位贫寒赶考书生与怀抱琵琶江湖女子的故事,有情人未能成为眷属。

跟当地书肆掌柜一打听,才知道那个书生连考了两次,依旧没能金榜题名,痛哭了一场,好像就彻底死心,回家乡开办学塾去了。

不知道那个读书人,这辈子会不会再遇上心仪的姑娘。

谁知道呢。

离开南苑国的最后一天,裴钱大晚上摸到了屋顶去。

周米粒也跟着。

岁数不大的清瘦少女和岁数不小的小姑娘,一起躺在屋脊上,看那圆圆月。

周米粒嗑着瓜子,随便问道:“咋个练拳越多,越不敢出拳嘞?”

裴钱说道:“师父对待他人的生死人生,就像对待一件一磕就碎的瓷器。师父没说过这些,但是我一直有看见啊。”

周米粒使劲点头,“好得很嘞。那就不着急出拳啊,裴钱,咱们莫着急莫着急。”

裴钱笑道:“咱们个啥咱们,你又不练拳。不练拳也好,其实很苦的。看吧,师父当年就说让我不要太早练拳,唯一一次不听师父的话,就吃大苦头喽。所以说啊,一定要听师父的话。”

周米粒偷偷把摊放瓜子的手挪远点,尽说些见外的伤心话,裴钱伸手一抓,落了空,小姑娘哈哈大笑,赶紧把手挪回去。

裴钱望向天幕,笑了笑,挠挠头,本来还以为到了最高处出拳,就能瞧见崔爷爷一回呢。

周米粒小声说道:“裴钱,去了北俱芦洲,记得帮我看一眼哑巴湖啊。”

裴钱问道:“你就不想着一起去?”

周米粒摇头,“在那边,我没朋友啊。”

裴钱揉了揉小米粒的脑袋,“你这脑阔儿,小事犯迷糊,遇到大事贼机灵。”

周米粒没来由哀叹一声。

裴钱问道:“咋了,有心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