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来 > 第七百零一章 风雪中

第七百零一章 风雪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秀才说道:“我去见见某位前辈。”

那位前辈,曾有千古万古至奇之问,开篇即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光是此问,简直就要问得某些寂寞圣贤,泪水直流。

老秀才也曾有过意气风发的年轻岁月,一次难得饮酒至醉,高呼我来答之,我可答之……

而在剑气长城之上,弟子左右,也曾让师弟陈平安作天对。

崔东山犹豫了一下,道:“能不能不要答天问。”

还是个问题,依旧不以询问语气言语。

不回答,余着,曾经的先生,你一直余在心中就好了啊。

老秀才一手揪须,一手轻拍肚子,“不合时宜久矣,不吐不快。”

崔东山好奇问道:“齐静春一早就知道那人在书简湖吗?”

老秀才摇头道:“我也是合道之后,才知道这个秘密的。早年老头子都瞒着我。”

老秀才突然一巴掌拍在崔东山脑袋上,“小兔崽子,成天骂自己老王八蛋,好玩啊?”

崔东山眼神哀怨,道:“你先前自己说的,终究是两个人了。”

老秀才又一巴掌摔过去,“怎么跟师祖说话的?啊?”

崔东山挨了一巴掌后,伸手护住脑袋,“差不多就可以了啊。”

老秀才突然说道:“先有圣贤在书简湖冷眼看人间。灵,言神也。均,语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故而最为中正平和。后有白也仗剑去国、远游天地,第五座天下该如何命名,我有想法了。”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真清白之士,其气浩然亦飘然,若浮云在天。

崔东山眨了眨眼睛,“善。”

老秀才一抬手,崔东山双手乱挥,阻拦那一巴掌。

老秀才收手,抚须而笑,得意洋洋,“哪里是一个善字就够的?远远不够。所以说取名字这种事情,你先生是得了真传的。”

崔东山嬉皮笑脸道:“找媳妇这件事呢?”

老秀才用手心摩挲着下巴,“这也没教过啊,无师自通?”

崔东山呵呵笑道:“要是教过,估计就没戏了。”

老秀才走后。

崔东山御风来到云海中,看那现出真身的稚圭,浩浩荡荡沿着大渎走江,路程过半,就已经遍体鳞伤,但是去势汹汹,问题不大。

老秀才先去了书简湖,见过了一位大道亲水至极、以至于投水的老人,高冠博带,相貌清癯,学问不在文庙文脉内。

老秀才作揖行礼。

老人以古礼还礼,不那么儒家正统就是了。

然后老人带着老秀才来到一处山头,曾经在此,他与一个形神憔悴的牵马年轻人,好不容易才讨要了些竹简。年轻人是年轻,但是不容易糊弄啊。

双方还曾有过一番梦中问答。不问天地,只问本心。

老人沉默许久,开口道:“对自己有些失望,做得不够好,只是对世道不那么失望了。”

老秀才点头笑道:“与先生们一路同行,哪怕终不能望其项背,到底与有荣焉。若是还能吃上绿桐城的四只大肉包子,肯定就又有力气与人讲理、继续赶路了。”

老人说道:“弟子可以为世道开山,弟子能够让先生关门。不坏啊。”

老秀才开怀道:“不坏不坏。”

老人感慨道:“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

老秀才说道:“眼尚明,心还热,天公成就老书生。”

老人笑道:“与你弟子一样,都会聊天。”

老秀才摇头道:“‘聊天’一事,天下人都是晚辈。”

老人说道:“除了《天问》不用多说,其余《山鬼》,《涉江》,只管拿去。”

老秀才犹豫了一下。

老人说道:“《东君》,《招魂》,也一样。”

老秀才再次作揖。

先前是问礼,这次是答谢。

老人叹息一声,身形消逝,只留下四篇文章悬停空中。

老秀才收入袖中,亦是叹息一声。

此后老秀才将《山鬼》、《涉江》两篇交给了负责坐镇大渎的崔东山,再让崔东山将那篇《东君》转交给小镇药铺,在这之后,老秀才只携带《招魂》篇,不但一路南下去了老龙城,还趁着形势险峻却不至于是一滩烂泥,偷溜去了一趟桐叶洲,帮着太平山稳固了几分山水阵法。

再去了趟连皇帝都悄悄跑路了的大泉王朝,在那埋河之畔的碧游宫门外,老秀才扯了扯袖子,站了半天,结果没人理会。

老秀才只好开口询问埋河水神娘娘在吗?

一个矮小女子大摇大摆现身门口,一手托着“大碗”底部,一手持筷,她坐在门槛上,皱眉不已,打量着那个看不出道行深浅的老儒士,她最后问道,老先生来这里瞎逛荡作甚,不晓得如今世道乱吗?我这碧游宫巴掌大地儿,护不住谁的,说不得我都要自身难保,真不是我小气,老先生赶紧去那大伏书院,那边安稳些。

老秀才只得厚着脸皮自报名号,说自己是那左右和陈平安的先生。

埋河水神娘娘如遭雷击,脑子里边一团浆糊,涨红了脸,愣是说不出半个字来,她像是醉汉晃悠悠起身,双手托起“大碗”举过头顶,大概意思,是想要请文圣老爷吃顿宵夜?

她之后陪着说是盛情难却、那就小坐片刻的文圣老爷,一起晕乎乎回了碧游宫大堂,迷糊糊让刘厨子给文圣老爷端来小碟子似的一碗面。

最后在那桐叶洲中部某地,离开桐叶宗地界的左右横剑在膝,坐在在云海之上,看守那道大门,一门之隔,就是两座天下。

远处有金丹剑修王师子和一个名叫于心的姑娘,帮着一拨书院子弟和山上修士,处理护送各地流民入门避难一事,千头万绪,杂乱无章,并不轻松。

王师子再是个后知后觉的傻子,也瞧出于姑娘对左前辈的那点意思了。

不然她完全没必要涉险赶来此地,王师子是因为到了一个剑心微动、将破未破的修行瓶颈,跟那南婆娑洲剑修曹峻差不多,需要观剑悟道破瓶颈,毕竟左右前辈在此出剑杀妖,哪怕远远看一眼,就是一分可遇不可求的剑道裨益。

但是左前辈在得知于姑娘陪着自己一起来到此地后,竟然还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当时眼神,大概是左右前辈觉得他王师子开窍了?

今天于姑娘问他要不要去与请教剑术,王师子当然不会再傻乎乎当二愣子了,点头说需要,然后加了一句,说其实左右前辈除了剑术冠绝天下,其实道法一样不俗,于姑娘你在我请教之后,一定不要错过。于姑娘看了他一眼,王师子大义凛然,于姑娘便没有再次瞪他。

结果到了被左右暂时当作修道之地的云海上,王师子先与左右前辈诚心问过了剑术,然后就先行告辞,不忘提醒左右前辈,于姑娘有些修行路上的难题疑惑,想要与左右前辈请教。

左右摇摇头,说自己除了剑术一途,勉强可以教人,此外不敢与任何人言说修行事,桐叶宗祖师堂秘法,可以直达上五境,于姑娘只要按部就班修行,肯定没有问题。

刚刚向两位剑修姗姗走来、好似白云足下生的于姑娘,闻言便立即扭头走了,走出去没几步,她急急一个下坠,匆匆御风返回人间大地。

王师子跟上于姑娘后,只敢远远跟着,女子为伤心事伤心时,大概是不愿让外人瞧见的吧?

不过于姑娘好像很快就收拾好了情绪,在原地御风停步,只是既不去云海,也不去大地,王师子这才敢凑近。

于心抬头看了眼云海那边,轻声问道:“左先生是不是既无法离开这边,又很想要重返剑气长城?所以一直很……为难?”

王师子点头,以心声言语道:“前辈的小师弟,咱们那位隐官大人,好像独自一人留在了那边,所以左右前辈很想去那边。只是桐叶洲如今这般境地,左前辈确实很难离开。”

于心喃喃道:“他剑术那么高,却总是这么为难吗?”

左右为难。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去剑气长城,接回小师弟。

于心不忍。她不愿意自己眼中,有天就再瞧不见那个好像永远孤孤单单的落寞身影。是不忍心他某天就一去不返。

人间应该有个不用为难的左右。

有个老秀才气呼呼去往云海,来到坐着的左右背后,左右刚要起身,老秀才都不用跳脚,就是一巴掌摔在他脑袋上,“是不是傻子?!先生没教你怎么找媳妇,可先生一样没教你怎么可劲儿打光棍啊!”

左右又挨了先生一巴掌,一头雾水。不过习惯就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