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来 > 第九百七十章 滚雪球

第九百七十章 滚雪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崔东山双手捧着那颗雪球,眼神幽怨道:“先生何必在学生心口上又撒落一场大雪,寒了众将士的心。”

曾先生笑道:“路上文章已满耳,自然是殊为不易之事,可一个人只要名满天下,往往毁誉同行,极少有例外。”

陈平安说道:“众善奉行,不求人知。诸恶莫作,不怕人知。”

曾先生点头道:“陈先生已在修行路上。”

陈平安转头,抱拳而笑:“那晚辈就与曾先生共勉。”

曾先生手心抵住剑鞘刀柄,“身份使然,不得不藏藏掖掖,让陈先生见笑了。”

陈平安摇头说道:“江湖不止有剑客,但是剑客一定是江湖人。”

曾先生笑道:“此语堪称祝酒词第一。”

与这位曾是徙木者的墨家赊刀人分别后,陈平安就被崔东山拉着去了宅内一间屋子,说这个钱猴儿,有点意思,一定要见一见。

屋内有个小火盆,干瘦汉子正在搓手取暖,打着哈欠,有些困意,可又觉得今天遇到的事情太多太怪,舍不得早睡。

钱猴儿听到一阵震天响的敲门声,连忙起身跑去开了门,发现门口除了言语风趣的崔仙师,还有那个差点跟人干架的青衫客。

在钱猴儿酝酿措辞的功夫,对方笑容真诚,已经主动开口说道:“打搅了。”

听得钱猴儿都有些犯愣,跟崔仙师半点不像啊。

崔东山咳嗽一声,钱猴儿回过神,赶忙侧身让路,低头哈腰道:“请进请进,不打搅,怎么会打搅。”

屋子不大,但是椅子不少,都是喜欢木作的钱猴儿搜集而来,老物件,木工极好,崔东山一手拎着条椅子,再用脚勾来一条,三人围坐火盆,“先生,钱猴儿虽然没读过书,但是他很好学的,典型的自学成才,还能跟我掰扯道理呢,这不他前不久在这间屋子,就跟我说过,一日不读书,百事皆荒废。”

陈平安笑着点头,“很有见地。”

钱猴儿给整蒙了,怯生生说道:“我好像没有说过。”

崔东山斩钉截铁道:“你好像说过。”

钱猴儿看了眼满脸严肃的崔东山,神色赧颜道:“崔先生说我说过,那就算我说过了吧。”

陈平安忍俊不禁,还挺适合去仙都山,烧得一手好菜,

崔东山可不跟钱猴儿见外,一招手,将桌上那本炭笔绘画册子抓到手中,递给先生,“恳请先生过目,看看钱猴儿,算不算可造之材。”

陈平安笑望向钱猴儿,汉子赶忙说道:“随便看随便看,鬼画符的东西,贻笑大方,只怕污了仙师的眼睛。”

崔东山瞪眼道:“没念过书,就少文绉绉说话,这不就露马脚了,瞎显摆学问,这就叫台笑大方,是台笑大方。”

钱猴儿将信将疑,书上见过这个成语,他还曾专程与小舫姑娘请教过的。

陈平安接过册子,说道:“钱兄,别听东山胡说八道。”

之后闲聊,陈平安才知道钱猴儿本名钱俊,家乡那边亦有窑口,算是半个同行,如此一来,就有的聊了。

陈平安知道崔东山的用心,所以就顺水推舟,又邀请钱俊去仙都山那边看看,如果觉得与山头气味相投,就干脆落个脚,先在仙都山那边捞个山上身份,以后再想挪窝,有个底子在,就不愁提着猪头也找不到庙了,毕竟英雄莫问出处这话只能听一半。

钱猴儿依旧是婉拒了对方的好意,这位三境武夫心中难免犯嘀咕,行事古怪的崔仙师,再加上这位言行和煦的陈先生,他们家的山头得是多缺人,才会这么……饥不择食啊,连自己这种货色都瞧得上眼。

见那青衫男子被拒绝也没动怒,钱猴儿便松了口气,浪荡江湖这么多年,学武练拳的本事稀烂,但是自认看人脸色,还是有几分功力的。

之所以如此不识抬举,不是钱猴儿不想大富大贵,只是吃亏多了,就长了记性,也晓得江湖水深的道理,就算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也肯定落不到自个儿那只小破碗里。归根结底,就是钱俊苦哈哈日子过惯了,已经不信自己命好。要他钱俊是那山上神仙的汪幔梦,或是洪稠这种到哪儿都被以礼相待的宗师人物,估摸着方才早就开始与对方讨价还价了,每年给几个供奉钱啊,山中有无备好的私宅?

陈平安告辞离去,带着崔东山一起离开屋子,跨过门槛后,崔东山转头朝身边干瘦汉子竖起大拇指,“钱猴儿,能让我家先生主动邀请上山的英雄好汉,屈指可数,被邀请了还能拒绝的,更是凤毛麟角,厉害的厉害的!”

出了宅子,陈平安走在街道上,风雪弥漫,夜幕沉沉,反而没来由想起与此时此景恰好相反的一句话。

天地大窑,阳炭烹煮,万物烧熔,人不得免。

最早这句话,是刘羡阳从窑口师傅姚老头那边听来的,在陈平安这边“摆阔”来着,陈平安跟着姚老头一起寻找瓷土,入山出山往返一趟,可能都说不上三句话。然后陈平安在游历北俱芦洲途中,身边曾经跟着个拖油瓶的隋景澄,他也曾有感而发……今夜陈平安缓缓走在雪地里,转头望去。

崔东山跟着转头,疑惑道:“先生,有古怪?”

陈平安笑道:“没什么。”

手腕轻抖,陈平安从袖中滑出一把曹子匕首,与那把至今尚未弄清楚根脚的短刀“暮霞”,都是隋景澄当年帮忙搜刮出的战利品,就连刘景龙瞧见了两柄短刀,都要忍不住感慨真是好手气。刘景龙认出了这把被正史记载的曹子匕首,另外那把,就被陈平安取名为“割鹿”了,总觉得要比刀身铭刻的旧名“暮霞”更好几分。

不得不承认,取名一事,得靠天赋。

陈平安手腕拧转,耍了一连串雪亮刀花,皆绕过片片雪花。

崔东山不忍心打破先生的祥和心境,只是实在憋不住了,只得小心翼翼问道:“既然大鱼咬饵了,先生何时提竿。”

陈平安停下匕首,重新收入袖中,没好气道:“明知故问,装什么傻。”

先前是谁听墙根来着,倒是跟刘羡阳一个德行,难怪会兄弟相称,热乎得很。

崔东山委屈道:“先生心思如海,水深无声,先前与宋老前辈打哑谜似的,没有亲耳听到先生的确切答案,学生不敢放心。”

陈平安说道:“这个谋划,事先没有跟你商量,我需要与你道个歉,保证下不为例。”

崔东山愈发委屈,“学生又不是客人,先生再说这种客气话,学生就真要伤心了。”

陈平安呵呵一笑。

崔东山立即挺直腰杆朗声道:“学生不委屈!”

陈平安低头搓手,轻轻呼出一口雾气。

仰止,一头王座大妖,当然能算一条自投罗网的大鱼。

要不是宋前辈那番话,仰止只要敢来桐叶洲,那就别走了。

自己,加上小陌,崔东山,米裕,足够了。

战场之外,诱之以利,请君入瓮,再起网围杀,此举当然有违江湖道义,所以陈平安才会有与宋老前辈的那番对话。

要说境界身份,被文庙禁足在老君炉火山群的仰止,与囚禁在功德林一处山水秘境中的刘叉,双方大致相当,都是十四旧王座大妖之一,只是刘叉座位更高,当然如果刘叉不是被陈淳安阻拦,以十四境剑修身份重返家乡,如今刘叉就是蛮荒天下当之无愧的剑道魁首了。而仰止之所以会被陈平安如此“惦念”,不仅仅在于对方在战场上的大杀四方,手段狠辣,越过剑气长城,到了浩然天下,仰止同样出力不小,可真正让陈平安起杀心的,还是仰止曾经在剑气长城的战场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虐杀了一位剑仙。

崔东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了,好像打定主意,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道:“临时收手,改变主意,岂不是前功尽弃,先生心里边,会不会长久不痛快?”

陈平安默不作声。

刘叉与仰止的囚而不杀,都是中土文庙,准确来说是礼圣的意思。

早先在文庙内部,本就不是毫无异议,只是礼圣如此决定,也就不再争吵此事。

崔东山轻轻叹息,不断用脚尖挑起道路积雪。

先生返乡之后,落魄山创建宗门,除了观礼正阳山,闹出不小的动静,之后很快就出人意料,为落魄山选择了一种类似封山的状态,然后先生就是匆促选址桐叶洲,火速建立下宗。

前者,还算合情合理,要说后者,欲想补一洲地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一块地盘,于公于私,当然也说过得去。

但是崔东山早就嗅出了一种不对劲的意味,可能落魄山那边的朱敛也有所察觉,只是这老厨子是个人精,故意装傻。

当年仰止调度无方,指挥不力,在甲子帐那边吃了挂落,需要将功补过的仰止,就与差不多黄鸾暂时离开战场,重返蛮荒腹地,负责搜捕、截杀那些隐藏在蛮荒的剑气长城剑修。

陈平安当场下令,剑修不许救援,结果仍是有一拨剑修离开城头。

而这件事,也是坐镇避暑行宫的年轻隐官,最饱受诟病的一点,至今五彩天下飞升城还有不少剑修,对此耿耿于怀,觉得陈平安太过冷血功利,即便当得好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却依旧不算是纯粹的剑气长城剑修。

陈平安当然不是因为这种非议,才对仰止格外生出杀心,才处心积虑,专程带着青同去见了仰止,用谈买卖的幌子,诱使她主动离开那处禁地。

就像先前游历北俱芦洲,途中遇到的北燕国骑卒作为。

人生总是这么山重水复。

崔东山试探性问道:“贺乡亭和虞青章之所以会离开落魄山,其实是先生暗中授意于樾收徒?”

陈平安摇摇头,终于开口说话,“那会儿,哪里能想到这么远的事情,只是巧合。也亏得他们跟着于樾离开了,不用与仰止碰面,不然这个烂摊子,我都不知道怎么收拾。”

孩子就是孩子,所以有些事情,成人不能奢望孩子们去理解,有些道理,就真的只能孩子们在各自成长过程中,去慢慢体会。

如果说梦想是堆雪人,大概成长就像吃冷饭。

一旦仰止在桐叶洲现身,参与中部大渎开凿一事,就算仰止施展了障眼法,长久以往,肯定纸包不住火。

早晚都会被那拨来自剑气长城的剑仙胚子知晓内幕。

同样是蛮荒大妖的大道根脚,小陌不一样。在明月皓彩当中沉睡万年,与剑气长城没有半点瓜葛。

再加上昔年巅峰十剑仙里边,有个“五绝之一”的老聋儿,所以剑气长城的本土剑修,对待此事,还算是比较开明的。

还有跟在李槐身边的蛮荒桃亭,久居十万大山中,再加上老大剑仙与老瞎子的关系,桃亭想要跟剑气长城结怨都难,没胆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