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来 > 第一千零七十章 隔岸观大火燎原

第一千零七十章 隔岸观大火燎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据说等到白玉京接引道观整座谱牒道士去往青冥天下之前,不许他们以道士身份下山,下山的唯一途径,就是主动脱离道籍,不再是道士,至于是沦为山泽野修,还是另投别门,都随意,文庙这边都不会再管。当然,要是谁有脸试图先脱离道籍,打小算盘,想着有朝一日,再来恢复白玉京一脉的道牒,文庙那边也不拦着。

只是以这一脉祖师爷余斗的脾气,道士敢做这种事,下场可想而知。

结果这座彻底断绝香火的道观,至今还是个道士只出不进的状态,从最初的八百余授箓道士,变成如今的不足三十人,还在苦苦坚持。

有个只在山巅私下议论的小道消息,道老二不是没有考虑,打算在收回那方天底下最大山字印的倒悬山之外,再将此山道观一并收回白玉京,但是这就需要与浩然文庙那边打交道了。

然后没了匾额的道观山脚那边,就出现了某位文庙陪祀圣贤,而且最为惊人的,这位在人间久未露面的文庙圣贤,不但是至圣先师的嫡传弟子,并且是最为器重的弟子之一。

不过这种肯定属于无据可查、也无法验证真假的密事,就只能是当个酒桌上的下酒菜了。

不用有半点怀疑,最早肯定是从孙道长那边传出来的消息。

要是谁去与孙道长考证什么,又肯定是那么一句了。莫要瞎说,贫道从不背地里说人是非,乱嚼舌头。

宗学佺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灾乐祸,嘿嘿笑道:“那马癯仙是咋个跌境的?总不会是走路崴脚吧?”

浩然天下中土神洲,被誉为“女子武神”的裴杯,四个弟子,马癯仙,窦粉霞,廖青霭,再加上曹慈。

至于在这中间,“记名”与“亲传”弟子的区分,不管是裴杯自己是怎么算的,反正外界都将他们师徒视为拳法一脉。

四位纯粹武夫,就是一止境,一山巅圆满,两远游瓶颈。

如果没有大的意外,除了曹慈,其余三人既然是圆满或瓶颈,说不定花不了几年功夫,就会是“两止境,两山巅”了。

如此一来,林师教出来的“两止境两山巅”,难免略逊一筹,毕竟裴杯弟子当中,还有那个“曹慈”。

朱某人语重心长劝说道:“宗老弟,你这个笑声渗人的坏习惯,能改就改了,一般只有书上的反派人物,才会这么笑。”

戚花间嫣然笑道:“前辈就别卖关子了。”

佳人有求,朱某人立即微笑道:“是被那个陈隐官找上门,至于具体缘由,外界不得而知,反正就是问拳一场,打得马癯仙毫无还手之力。嗯,就跟你们师父打同境武夫差不多。”

“可惜这场架,打得比较隐蔽,名气不够大。陈隐官没有大肆宣扬,马癯仙当然更不会聊这个。既然当事双方都不说,外界当然全靠猜。”

“下一场青白之争,白藕在内,你们好像都看好曹慈,我就不一样。”

宗学佺酸溜溜道:“戚师姐就成天念叨那个曹慈,哪哪都好。我还真就不信了,天底下真有这种武技、品德、风范举止全无瑕的完人?”

拢共才三同门,结果师姐师妹她们俩都看好曹慈,小师妹还好,是以纯粹武夫看武夫的拳,戚师姐倒好,她就看脸。

在那文庙功德林,两个同龄人,有过一场众目睽睽之下的“青白之争”。

在青冥天下这边,虽说都是道听途说,但是山腰有山腰的看法,山巅有山巅的见解。在山巅,又分成了两拨,各执己见,有大修士觉得曹慈会一骑绝尘,与身后陈平安拉开一大段武道距离,也有少部分大修士觉得陈平安有机会后来者居上,赶超曹慈,更早跻身十一境。

朱某人丢了个眼神给宗学佺,咱哥俩口味是一样的。

宗学佺咧嘴一笑,白牙森森。

朱某人有很多奇思妙语,广为流传。

比如有人,见那心仪仙子嫁为人妇,难免扼腕叹息,可惜嫁人了。朱某人便安慰一句,嫁了人,不是更好?

还有什么类似“一打二,没输过”之类的荤话,更是一箩筐。

朱某人当然次次都会否认,不,我绝对没有说过这种话。

宗学佺瞥了眼朱某人,忍不住聚音成线,与戚花间密语道:“师姐,悠着点,这家伙一肚子坏水,打你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又是个提起裤腰带就翻脸的主,红颜知己一大堆,数都数不过来。”

朱某人神色微变,我把你当自家好兄弟,你把兄弟当成投名状?!

一场胜负无悬念的问拳。

古艳歌位列武评天下十人之一,不压境,打个还是山巅境的宋钺,若是还有悬念就怪了。

师父发话了,宋钺不敢有人任何保留,将鸦山秘传拳法,还有自身所悟拳招,一一施展出来。

可惜与古艳歌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技不如人的宋钺,最终被古艳歌一拳砸在心口,身形倒滑出去数丈,生性要强的宋钺强提起一口纯粹真气,一脚踩地,摇摇欲坠,宋钺想要抱拳还礼,霎时间七窍流血,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口,想要抬臂都难。

戚夫人气笑道:“这妮子,输都输了,还逞什么强,真不怕落下后遗症!”

赵鹤冲说道:“还有半拳。”

站在演武场中央,英姿勃发的古艳歌深呼吸一口气,伸手将身后麻花辫绕在身前。

刹那之间,宋钺瘫软在地。

原来遗留在宋钺体内的武夫真气,在几条关键经络内骤然冲撞起来,使得宋钺当场晕厥过去。

宗学佺有些心惊,这是不是意味着古艳歌的拳只要沾了身,被问拳的武夫体内就埋下了隐患?

古艳歌要是痛下杀手,师妹身躯岂不是跟爆竹一样?

朱某人的思路总是跟常人不太一样,看着那条悬挂着古艳歌身前的麻花辫,就如一条溪涧流淌在对峙双峰间。

这就是古艳歌的拳法独到之处了,她祖上世代是仵作胥吏出身,她继承家学之外,只要哪里有战场,她就往哪里跑。古艳歌还擅长内观法,年纪不大,就将人体筋骨经络细分出山脉、水系,气府作湖泊,分别命名,自成体系。所以在朱某人看来,这才是真正走出自家路数的武学宗师,至于同在榜上的兵解山宗师齐观、于勍,更多是靠师承和天赋,与琵琶峰古艳歌的差距,不在那一两个名次,而在“武学道路”的高远,更在对武学的研究深度。

古艳歌抱拳道:“多有得罪。”

按照朱某人的说法,林师最讲究礼数和公道,你不辞辛苦跨越数州之地,赶来鸦山给宋钺教拳一场,他这个当师父的,就肯定会还礼。

林江仙微笑道:“接下来这场问拳,换个方法。古艳歌跟戚花间联手,赵鹤冲和宗学佺联手,倒下一个就算输。”

四人当中,只有宗学佺是山巅境武夫。

所以古艳歌微微皱眉。

竟然不是自己跟宗学佺联手?

这是不是说赵鹤冲的拳法,比自己更高?

朱某人拍掌而笑,“好好好,真是百年难遇的武学盛况。”

戚夫人站起身,瞬间判若两人。

她一手虚握拳头,轻轻拧转五指关节。

赵鹤冲神色如常,先与师父抱拳致敬,然后缓步走向演武场。

宗学佺双手十指交错,转动脖子,笑眯眯道:“戚师姐,机会难得,事先说好了,拳打脚踢,打哪里都成,就是别打子孙根!”

戚夫人微笑道:“好说。师弟的喜酒,总归是要喝的。”

她先将倒地不起的师妹宋钺“喊醒”,其实就是一拳震散古艳歌的拳意余韵,再双指并拢,在宋钺身上各处敲打一番,将那些如琴弦散落师妹身体各处的细密拳意驱逐到某些不重要的“山脉水流”,接下来如何处置这些作乱的“乱臣贼子”,就得靠宋钺自己去调理气息了。

宋钺脸色雪白,踉踉跄跄走回原位,朱某人赶忙打圆场道:“宋姑娘其实输得不多,尤其是你自创的那几个拳招,只是输在了境界……”

宋钺置若罔闻。

林江仙看了眼小弟子。

宋钺立即与朱某人抱拳致礼。

林江仙说道:“先用心看拳。之后养伤的时候,多想想,弄清楚到底输在哪里,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去跟古艳歌请教,三天之后,你再与赵鹤冲问拳一场,身份互换,你来模仿古艳歌的拳招。”

宋钺乖巧道:“师父,晓得了。”

朱某人羡慕不已,自己就收不到这么懂事的弟子。

宋钺最大的学武资质,就在“偷”。

如果说得好听一点,就是模仿其他宗师的招式甚至是拳意。

林江仙说道:“下山之前,我曾让你分别留心三种人,不曾学拳的凡俗夫子,刚刚学拳的炼体境外门弟子,拳法小成的炼气境武夫,有无心得?”

宋钺心虚道:“师父,看过了,很仔细看了,就是没有琢磨出什么门道。”

林江仙说道:“凡俗夫子,整个人的身躯,肌肉僵硬,用拳法宗师的内行话说,就是行走之时属于‘硬撑’,因为俗子‘气浊’,分不开清浊,故而气息混沌一团,初学拳法的炼体境,再到炼气境,浊气转清,日趋柔和,这与练气士追求长生不朽,求个‘轻身’飞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谓“家学”,口传心授?这就是了。

见宋姑娘越听越迷糊,朱某人最见不得好看女子受委屈,只得主动开口提醒道:“同理可得,林师真正希望你记住的感觉,是方才被古艳歌藏在你身上的半拳‘砸中’后的……瘫软过程。这种近乎极致的体态舒展,哪怕是被迫的,武夫如果能够将其准确捕获,然后不断模仿,在跟人问拳之外,整个人都处于这种近乎天然的玄妙状态,就是一份不为人知的裨益,类似练气士的返璞归真,恐怕这也是古艳歌给你教拳的最大用意所在。

林江仙点点头。

朱某人拧动手中折扇,“宋姑娘,此外还要留心林师所谓的‘混沌一团’,这可是一个大学问,大境界,至于具体学问所在,朱某人毕竟不是纯粹武夫,说不上来,只知道林师指点拳法,从来都是有的放矢。”

宋钺一边仔细观摩演武场那边的问拳过程,一边还得认真聆听师尊教诲以及朱某人的提点。

演武场,四位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武学宗师。

接下来他们这场比较罕见的问拳,其实就是赵鹤冲护着宗学佺,古艳歌与戚夫人,既是同境宗师,又是多年好友,配合无间。

在幽州占据一座琵琶峰却不开山立派的古艳歌,天下武道第八人,比兵解山的于勍高一个名次,真实年龄未知。

她与林江仙的二弟子戚花间,缘于一场江湖偶遇,她们是多年的闺中好友了,戚夫人每次出门远游,都会专程去一趟琵琶峰。

赵鹤冲觉得朱前辈之所以会来鸦山做客,就是帮着古艳歌牵线搭桥,来与师父请教拳法,顺便也能瞧见二师妹和小师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