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剑来 >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纯粹剑修们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纯粹剑修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真要论积攒下来的战功,其实司徒积玉只是稍微逊色宋聘,半点不输蒲禾,但是唯独输在了蒲禾跌过境,以至于被蒲老儿骂了一句“摸鱼”,司徒积玉都不知道如何还嘴,他娘的,也就是隐官不在场,不然就凭自己与年轻隐官的某些私谊,陈平安没理由不偏袒自己,虽说大伙儿都是酒托,可难道酒托就不分个三六九等?

司徒积玉与那个中土宗门大龙湫的龙髯仙君,跑去桐叶洲小龙湫当什么山主的司徒梦鲸,双方属于八竿子打半着的亲戚吧。

前不久收到了一封密信,司徒梦鲸在信上大致讲述了小龙湫的变故,说及那位年轻隐官,司徒梦鲸给了一个不低的评价,“盛名之下并无虚传。”

这条号称可以制成山上第四种神仙钱、继而引发各方势力觊觎的矿脉,位于地底极深处,宛如迷宫,入口处,曾是一座小山头仙府的道场,这个小门派早就在战事中消亡了,有几个自称是祖师堂嫡传的谱牒修士,这两年一直在跟金璞王朝申诉此事,但是刑部那边联手书院仔细一查,发现就是几个招摇撞骗的家伙,就直接吃牢饭去了。

最早发现这条矿脉,缘于浩然天下一场场天时异变,有个略同望气术的修士,误打误撞,路过这座原本籍籍无名的全椒山,眼见洞口那边有紫青色盘桓飘绕,凝如一朵硕大灵芝,觉得说不定有一件价值连城的异宝即将现世,便壮起胆子进入洞内一探究竟,结果越走越深,最终他在道路尽头所见一幕,让这位观海境练气士目瞪口呆,一望无垠、极为空旷的巨大洞窟内,存在着一条材质不明如玉似石的漆黑地脉,如一条黑龙匍匐在大地之上,而且“身躯”与洞窟石壁相连,就像被山体禁锢一般,故而根本无法想象这条山脉到底有多长。

老修士用尽方法和手段,都未能从那条“黑龙身躯”上劈砍、打砸、琢磨出半点,白白消耗了不少灵气和符箓,急得跳脚,当真是坐拥宝山却空手而返的下场了?老修士思来想去,不敢、更不愿意泄露消息,只得退出去,去找了几个信得过的山上要好朋友,结伴来此取宝,不曾想那位龙门境剑修祭出了飞剑,卯足劲,也才削掉一块巴掌大小的“黑玉”,都不够淬炼修补本命飞剑的本钱,兴高采烈而来的那几个盟友,一个个束手无策,就那么大眼瞪小眼,谁都不甘心,但是谁都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最终他们合计出个不是法子的法子,哥几个也别结盟了,直接在此开山立派好了,必须守住这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说得这就是一座未来的宗门的立身之本,甚至可以往更大了想!皑皑洲刘氏当年是如何发迹的?不就是因为那条雪花钱矿脉?!

可惜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全椒山门口外很快就建造起了一座仙家渡口,店铺林立,闹哄哄的,集市上,什么都有卖,别说酒楼,青楼都有了。

至于各色灵丹妙药、法袍兵器和奇珍古玩,更是数不尽数,甚至连喜事铺子和卖棺材的白事铺子都有。来这边既有替各自幕后势力打探消息,求财的,也有纯粹外出散心游山玩水的,和那些想着浑水摸鱼,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

刚刚恢复国祚没几年的金璞王朝,临时开辟出一条相对稳固的地底通道,刚好能够允许两条渡船同时往返,弯弯绕绕,路程长达百余里,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国库积蓄空了一半,但是户部那边惊喜发现凭借一座渡口,很快就可以收回本了。

如今里里外外,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已经明里暗里出现了多场冲突,闹出人命的,就有七八次冲突,更别谈那些被偷偷摸摸毁尸灭迹了的,本就是刚刚复国的金璞王朝根本管不过来,在这期间,一开始想要立威,来个杀鸡儆猴,于是就搭进去好几位皇室供奉的性命了,怎么死都不知道的,尸体都没找到。至于练气士之间的寻衅斗殴,隐蔽厮杀,不是很容易就呼朋唤友喊来一大帮的本洲地头蛇,就是别洲的过江龙,导致浑水越来越浑。

只说扶摇洲本土修士,大大小小的结盟势力,就多达七八个,“驻扎”在洞内各处大如城镇的地盘上。

至于这些摆在明面上的临时帮派,背后有无别洲宗门的扶持,天晓得。

只说财大气粗的皑皑洲刘氏,几乎就没有伤筋动骨的流霞洲青宫山,还有那座天隅洞天,能不掺和?当真就只是远远作壁上观?

问题在于,中土文庙那边,对待此事,态度微妙,虽说文庙一向秉持不与修士争利的宗旨,可若是文庙真要来个书院山长,直接撂下一句,这条矿脉全部归属文庙,倒也省事了,所有人就都死了那条心。要说文庙如此行事,肯定会招来怨言,可至多也就是敢怒不敢言的事情了,一来要跟蛮荒天下打仗,文庙肯定缺钱,取之于天下用之于天下,也算说得过去,再者如今文庙行事,雷厉风行,与之前大不相同,立下了规矩,只要谁敢犯禁,一律去一洲当地书院读圣贤书去,用那个如今担任桐叶洲天目书院副山长温煜的话说,就是“补上道理,读书别嫌晚”,练气士犯事再大一点的,就可以直接去功德林了,说不定运气好,还能见着那个蛮荒刘叉。

既然中土文庙不表态,金璞王朝又镇不住场子,有那飞升境坐镇山头的别洲顶尖宗门,又都一个比一个藏藏掖掖,没谁敢当出头鸟。这就使得这处愈发显得云诡波谲,暗流涌动。

谢松花穿着干净利落,背着一只竹匣。

她的两位弟子,举形和朝暮,昔年俩孩子,如今是少年少女了。一个背竹箱,一个手持行山杖。

虽然她的家乡是皑皑洲,却对皑皑洲印象极差,对那个挣钱本事天下第一的刘财神,早年更是观感一般。

漂泊不定,云水生涯,结丹之后,更多是在金甲洲和流霞洲两地游历。早年她还跟司徒积玉还交过手,小误会,只是那会儿两位“野修”,身份隐蔽,压了境界,谁都没朝对方下死手。后来到了剑气长城,同桌喝酒时候,偶然聊起旧事,一对账,才知道是对方。

而且如今还有个小道消息,传闻谢松花极有可能,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就可以跻身仙人境。

所以之前她出人意料答应皑皑洲刘氏成为供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皑皑洲刘氏祠堂一位辈分不低的老人,曾经多次邀请谢松花担任客卿,哪怕只是记名客卿都没问题。

结果被不耐烦的谢松花直接回了一句,算是说了句“很谢松花”的言语,“老东西活腻歪了,你这是在问剑”。

可最后谢松花竟然直接担任了记名供奉,甚至都不是什么客卿。

如今谢松花的两位嫡传弟子,举形和朝暮,在他们跻身上五境之前,一切开销,从炼剑所需天材地宝、额外添补的本命物,再到衣食住行,皑皑洲刘氏都包圆了。

外界听闻此事,不由得由衷感慨一句,在山上有点钱不算什么,但是有钱如皑皑洲刘氏,真是说什么都算。

在一座暂名“风水窟”的巨大地下溶洞内,一处位于最高处的私宅,凿壁而成,亭台阁楼皆悬空。

而那条地下河畔,两岸府邸绵延,灯火如昼,莺歌燕舞,一天到晚都是人声鼎沸,宛如一条火龙。

这座高悬府邸内,一座装饰朴素的待客厅堂内,三位年轻剑修在此等候已久,一边等人一边闲聊。

是三位年纪轻轻的金丹剑修,差不多都是弱冠之龄,这都还没到而立之年啊。

三人分别是宋高元,玄参,曹衮。

皆是一等一的修道天才,当之无愧的山上俊彦。境界,姿容,气度,才智,身世师传,俱是拔尖。

尤其是那曹衮,相貌尤其出彩,头戴紫金冠,身穿一件青色法袍,腰别一支白玉笛,翩翩佳公子。

他们并没有早早赶到宅子门口迎接,此刻就只是起身抱拳而已,没有任何繁文缛节。

即便此刻见着了诸位前辈剑修,都没有什么见过某某剑仙的客套话。

这一幕,实在是让那些没去过剑气长城的几个老人,倍感唏嘘,心中喟叹不已,不愧是去过剑气长城的年轻人。

可是就连蒲禾和司徒积玉这样出了名脾气差的剑仙,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先前在金屑渡口客栈那边,这拨相熟的剑仙们骂骂咧咧,相互拆台,此刻,都像是参与祖师堂议事一般,规矩得很了。

尤其是那个蒲老儿,在山上是公认的“哪家小娃儿不讲规矩,在老夫这边缺了礼数,就好好替你们爹娘师父教做人”。

此刻也没有吊儿郎当,反而神色肃穆,方才跨过门槛之前,见着了屋内几个才是金丹境的晚辈剑修,老人主动抱拳。

宋高元出身扶摇洲鹿角宫,只要将来跻身上五境,就是毫无悬念的宫主人选。

一来宋高元是山上“仙材”出身,父母是一双道侣,而且都是鹿角宫当代宗主的嫡传,再者那位德高望重的蓉官祖师,一向对宋高元最为器重。

玄参来自金甲洲空灵派,师门祖山昙花峰,每逢雨后时节,有那“神龙出洞云黄天紫”的美誉,师祖元清耀,仙人境,拥有一件仙兵品秩的青紫色书册,名为《河岳英灵集》。

老祖战死。是扶摇洲第一个战死的本土仙人。

拜月山下印月溪,炼日峰上扫花馆,两山相邻,曾是一洲精怪出身修士的心中圣地。

也是浩然天下除了中土铁树山之外,宗门祖师堂内供奉客卿,妖族修士最多的一个。

在那场席卷一洲的惨烈战事中,这些扶摇洲本土妖族出身的谱牒修士,跟随元清耀赶赴战场,战死大半。

这两座顶尖宗门,都在战事中毁于一旦,如今正在重建。

曹衮出身流霞洲方寸宗,以擅长炼制方寸物著称于世,但是收徒要求高,谱牒修士数量极少。

山巅有枯石耸立,高出群峰,枯石崖壁之上,篆刻有相传是白也亲笔的两个榜书大字,“补天”。

开山祖师在此开辟有一座书斋,长生斋,成为历代宗主的私人道场,代代相传。

上任宗主,是流霞洲仅次于青宫太保荆蒿的山上第二人,名次犹要在天隅洞天洞主之前。

之所以是上任,在于这位老宗主是极少数主动赶赴金甲洲战场的大修士,返回宗门没多久,就对外宣称闭关,实则兵解离世。

如今方寸宗已经在扶摇洲筹建下宗,据说只是金丹境的曹衮,有希望凭借在异乡积累下来的战功,获得中土文庙许可,破格担任下宗之主。

但是这些,都算不得什么理由。

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这三位重返家乡天下的年轻人,出身剑气长城避暑行宫隐官一脉。

并且以隐官一脉剑修的身份,去过战场。

这拨剑修当中,除去那些弟子辈分的少年少女们,其实是有高下之分的,比如其中公认战功最大、曾经亲手做掉一头玉璞境剑修妖族的谢松花,未必看得起战功累积不如自己的宋聘,宋聘肯定看不起蒲禾,在剑气长城跌过境的蒲禾,看不起不曾跌境、只会四处“摸鱼”的司徒积玉,司徒积玉看不起只是年轻那会儿曾经去过剑气长城却屁事没干的于樾,于樾看不起那拨从未去过剑气长城的,没去过剑气长城的老剑修,其中没去过倒悬山的,就又看不起去过倒悬山却不曾去过近在咫尺剑气长城的……

道理?

道理都在剑气长城的战场上了。

厅堂内摆放有两排座椅,剑气长城出身的剑修坐在一边,没去过的,坐在另外一排。

可能是照顾后者的心情,也可能是免得双方人数悬殊,又或者是方便面对面议事,曹衮三人坐在了谢松花他们的对面,七位地仙剑修的身前。

早就备好了一些酒水、吃食,搁放在两条座椅间的花几上边,有糕点藕粉,冰镇梅子酒,绿豆汤……

孙藻,金銮和雪舟这几个少女,已经开始瞄准手边的食物,只等师父们点头,就可以开动了。

至于今夜的议事内容,他们很有自知之明,没自己开口说话的份,听着就好了。性情倨傲如野渡,也是这般心思。

显而易见,当年离开剑气长城的孩子,无论是练剑资质好坏、本命飞剑品秩高低,甚至就连口味,避暑行宫那边都是很熟悉的。

谢松花啧啧称奇,带孩子这种事情,果然还是隐官更擅长。就是脸皮薄了点,开不起玩笑话。

扶摇洲两位本土剑修,元婴境,一谱牒修士,一山泽野修。

此外还有西北流霞洲和西金甲洲的两位元婴境老剑修,一男一女,这些年都在闭关,一个是试图破境之法,一个是养伤多年,算是临时被喊来扶摇洲凑数的。宋聘和蒲禾,只是各自寄出一封信的事情。两位剑仙在信上都没说为什么、准备做什么,只给了个碰头的地址。也没有回信一封询问缘由,二话不说就赶路去往信上给出的地点。

金丹?根本不够看。没资格让那几位剑仙私下邀请参与此事。

只不过人喊人的,才多出了三位年纪不大的金丹境剑修,三人都是各自山头的祖师堂嫡传,而且无一例外,山中皆有那自家道脉的祖师爷,是剑仙,都曾去过剑气长城。

故而没有去过剑气长城的剑修,总计七人,四位元婴境,三位金丹境。

谢松花的弟子,朝暮,举形。宋聘的弟子,孙藻,金銮。蒲禾从剑气长城带走了野渡和雪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