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证据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证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至于报社会不会把东西发出去,这个章太炎到不是很担心。毕竟这个时代还不像2、30年后,对报社一类的媒体控制十分严格,尤其是在清政斧倒台后,报界更是变得极为自由。

自然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章太炎本身就是一家报社的创办人兼社长。自己的报社,怎么可能会不刊登自己的文章呢?

而且报社就开在公共租界内,就算陈其美知道了后想做些什么也没那个能力。

————————————————————

从家里出去后,章太炎埋头向前,一直朝着望平街的方向走去。

望平街,在这个时候被称作报馆街,自清宣统二年(1910年)初起,开始有报纸在望平街择址设馆出版。最早的为《天锋报》。《民立报》和《民强报》,后来又陆续有《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时事新报》、《大共和曰报》。《神州曰报》、《晶报》、《回民曰报》,《上海画报》等报馆。

曾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而挨炸夭折的《亚细亚报》,也曾设在望平街上。上海滩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报馆都设在望平街附近,在望平街和三马路(今汉口路)十字路口,西侧是申报馆,东侧是新闻报馆,至于时报馆则设在望平街南侧的四马路(今福州路)上。

当时每天大清早在这条不长的街道上,报贩云集,成捆的报纸从各报馆运出,有的车拉,有的肩扛,还有很多报童手提,将报纸发往上海各区和江苏、浙江等地,以及到处叫卖。

每逢报馆出《号外》时,到这里来打听消息的人站满街头,贩运报纸的人更是把整条望平街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交通阻塞,车辆绕道。

也正是由于这里拥挤着十多个报社,所以才被称作报馆街…

章太炎创办的报社名为《大共和曰报》,是在上海光复后,也就是1912年的1月4曰创办的。只是他此行的目的,却不仅仅只是《大共和曰报》而已…

来到了报社的门前后,章太炎快步走进报社里面。

在里面,几个报社的员工正闲的有些无聊,这时见到章太炎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社长,您怎么来了?”

也难怪他们会这么说,虽然章太炎是报社的创办人和社长,但平时报社的事务都是由经理和总编来处理,章太炎本人是很少来了,所以如今见到章太炎来了,报社里的人顿时都吃了一惊。

“这些你们先别管…”摇了摇头,章太炎问道。“杜杰风和马叙伦人呢?”

“经理和总编辑?”众人一愣,不过很快就有人回答道。“现在还没到上班的时间,他们两个应该正在不远处的茶楼里吃早点…”

“那好…”点点头,章太炎对着众人道。“你们去一个人把他们叫回来,就说我有要事,在办公室里等他们,快去!”

“是!”

虽然有些莫名其妙的,但不管怎么说章太炎毕竟是他们的社长,他们平时的薪水都是由章太炎发放的,如今听到了章太炎的命令他们自然不可能会违背,所以很快就有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从报社的大门出去往茶楼的方向跑去,至于章太炎本人则是沿着楼梯往二楼的办公室走去。

在距离报社不远处的茶楼里,杜杰风和马叙伦正在里面吃早点。

这也是两人的习惯,而且这家茶楼的早点很正宗,所以附近报社的职员等也都喜欢来这里。

这时才7点多,距离上班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所以杜杰风和马叙伦也不着急,只是慢悠悠的在那里吃着早点,顺便谈论着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尤其是有关陶成章被刺的事情。

陶成章生前和章太炎的关系很好,往常也没少来过报社,所以无论是杜杰风还是马叙伦都认识他,如今这么一个大活人突然死了,他们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

“……依我看,肯定是陈其美做的,他和焕卿先生早有矛盾,前段时间又因为竞争浙江都督而闹的很厉害,会痛下杀手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喝了口早茶,杜杰风轻声道。

“这点事情谁不明白…”马叙伦摇了摇头。“关键是证据,如果没有证据的话,别忘了,那个陈其美可是同盟会的高层,又是孙大总统的左膀右臂,没有证据的话,就算你明知道人是他杀的又能怎么样?”

听到马叙伦这么说,杜杰风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显然他也很清楚马叙伦说的很对,虽然全上海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肯定是陈其美做的,但是没有证据你又能拿人家陈其美怎么样?

说实在的,在上海看陈其美不顺眼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当初上海光复,陈其美以为上海可以唾手可得,于是就提前一天抢先进攻江南制造局,想要抢下光复上海的头功。

而他当时所带领的几十个人,除了少数几个是同盟会的成员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上海青帮的人。

你说一群帮会的人能做什么?结果在进攻制造局的途中,还没有开战陈其美就被人给抓起来了。后来还是李燮和听到了消息,带着光复军的人全力支援,攻下了制造局,救出了被捆在厕所旁边的陈其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