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三百六十一章 整军计划与悲剧的北洋财政

三百六十一章 整军计划与悲剧的北洋财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当然,并不仅仅只是因为白宫方面的支持,雨石集团在美国同样有很多支持者,比如说那些向雨石集团供应零部件的工厂等,严绍的雨石集团可是养活了不知道多少的美国工人。这和石油等产业可不同,所以无论是谁想动雨石集团都给考虑考虑…

再加上威尔逊本人也是属于支持自由贸易的,且取消厘金对美国来说也是很不错的事情,美国人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有了法国人和美国人的支持,英国人顿时动摇了起来。毕竟这两个中前一个是对付德国的铁杆盟友,后一个则是极力争取的对象,而且严绍也不是空口说白话,直接要求他们撤销驻军和让中国关税自主,而是逐步的来,这也让英国人的抵触情绪少了许多…

何况在伦敦方面来看。如果能适当对严绍表达善意的话,或许也可以把他从法国人那边争取过来,至少不会为了法国人的利益而损害英国人的利益…

英法美三国里面,法国和美国是支持的,英国的态度自然也软化了许多。至于德国人那边,本来德国人的态度是很暧昧的。但是在严绍与德国公使谈了一下午,同时谈到新政府将要扩军,需要进够大量军械的时候,德国人的态度也明确了…

也不奇怪,其实当时德国对华出口的货物基本上都是军火,普通商品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其实数量很少。

这点上从当时各国在中国所占的贸易份额就可以看的出来。当时英国所占据的贸易份额可以说是最大的,如1909年到1911年期间,其中香港占了33.9%,英国本身占了16.5%,考虑到香港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两者相加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0.4%,比其他所有国家加在一起都多。

而其次的则是日本,占了15.5%,再次是美国,占了7.1%。最后是德国和俄国,其中德国占了4.2%,俄国是3.5%,法国最惨,只有0.6。其他所有国家则是占了18.7%...

这也就不奇怪法国的支持态度了,毕竟他压根没多少利益,和严绍的关系又好,凭什么不支持?而德国人出口的大部分都是军火,是不需要缴税的,自然也没什么问题,俄国人的份额比德国人还少,态度自然更随便…

所以最要紧的其实就是英国、日本和美国的态度,而在英、美都支持,剩下的德法等国要么支持要么就是无所谓的情况下,日本人的态度似乎也就有些无所谓的…

————————————————————

有些事情参与的人越多就越难保密,所以没多久的功夫有关严绍正在与列强谈驻军权及关税等问题的消息就传遍了全中国。

对于这两件事,自然是有许多人关注,只是几日的时间,大江南北便都开始议论起这件事。对于驻军及收回关税的事,普通老百姓自然是不怎么关心的,然而许多士绅、官吏对这件事却极为上心…

对于消息被泄露出去列强到也没怎么怀疑,毕竟参与的人多了,不泄露出其才奇怪,只是在外界舆论的压力下,有关驻军及关税的谈判却是不得不提早开始了…

根据严绍与朱尔典等人的协商,整个谈判将会在严绍正式接任了袁世凯的位置后进行,对此严绍自然没什么异议,毕竟新政府都还没成立就谈判也的确有些问题。

但是对朱尔典提出的,将两件事合并在一起谈,严绍则是表示了反对,认为两件事应该拆开来…

严绍可不傻,知道这两件事究竟有多难产,驻军的问题也就算了,将列强在各地的驻军减少到象征性的数字,除了日本人外怕没几个国家会在意,可是关税…

法国那种也就算了,其他国家还是很上心的,真要谈出了结果来没点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分开来谈才是最好的…

而为了能让协商顺利,严绍也承诺,只要自己接任便会宣布取消厘金,并用半年的时间彻底减除厘金的问题,对此朱尔典和雷?科帕等人表示满意,就连一直都在反对的日本公使也说不出什么来…

————————————————————

尽管已经做出了决定,要在严绍接任后才和列强正式的谈,但在严绍的授意下梁士怡和其他一些新政府的未来官员已经开始商议关税的问题…

他们谈出的结果和历史上差不多,就是在现有关税的基础上增加5%的附加岁,奢侈品的税率最高为30%。同时每三年修正一次等等等等…

就和严绍对列强提出来的一样,一步步的来…

不过这时严绍正在谈着整军的事情,所以就做了一次甩手掌柜,把事情全都交给了梁士怡他们,而拉着刚刚抵达北京没多久的付修明和李良、冯国璋他们在北京内谈起了整军的事…

所谓的整军。就是将现有的国社军与北洋军全部按照新军制进行整编,同时对各地军阀手里的部队也进行一下归纳,整理一下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是军队的情况…

可以说,这次商谈的结果,将会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中**队的规模…

理所当然的,这个规模必须要合理才行。尤其是要考虑财政的问题…

“………必须要考虑现有的财政问题,所以军队的规模一定要有所限制,目前做出的论断是33个师,这已经算是新政府现有财政的极限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