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扩张之路 >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关东大地震 四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关东大地震 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日本东京。作为整个日本帝国的首都,同时也是日本最大的一座城市,这里可以说是整个日本列岛最为繁华的一个城市。每天出入这座城市港口的船只几乎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个城市尽管十分繁华,但是在繁华的过程当中,却也难掩着一丝萧瑟之意。

首先发现这一点的,自然就是这个城市的管理者。

确切的说,是这个帝国的管理者。

然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许多这个国家的底层人们也一样有着自己的感受——————没办法,毕竟发生在这个国家的事情,有许多可以说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这种情况下。说实在的,他们真的很难有察觉不到的东西存在。

比如说,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少。在比如说自己所工作的工厂效益越来越低,还有自己所经营的店铺。生意也是越来越差…

当然,这个幅度是很小的。所以绝大部分的人并没有太多的察觉。唯有一些细心的人才会有些想法,不过…

也有一些人,同样会有所察觉,并且不断的抱怨着,只不过…

他们的这种抱怨,很多情况下,其实都仅仅只是对于日常生活的一种不满,尤其是对眼下这种生活的不满。并且将这种不满不断放大所导致的,换句话说,其实他们并没有发现些什么,仅仅只是因为不满,所以才会不断的在言语之中将这种不满放大出来罢了…

这些人,自然就是那些每天在东京街头无所事事的浪人们了。

——————————————————————————

浪人一词,在古代是指离开登录的户籍地去他国流浪的人,也称‘浮浪’。浪人不分身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浪人。江户时代中期开始把牢人称为浪人,但正确来说牢人和浪人并非完全同义。

当然,所谓的牢人并不是关在监牢里面的人的意思,牢人一词,是指离开主家(或者失去主家)失去俸禄的人。该词只指在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期间,存在主从关系的武士,从换言之牢人一词有着身份限制。江户时代开始后战乱逐渐平息,因为改易或其他原因而向各地流浪的牢人激增。自此才把流浪他国的牢人称之为浪人。

幕府时代末期,浪人群体积极参加各种政治运动。明治维新后、实施了四民平等政策,‘浪人’阶层逐渐消失。

当然,这种消失仅仅只是从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那些每日无所事事的浪人在日本并不少见。只不过与过去相比,他们并不带刀罢了。毕竟自从日本实行禁刀令之后,在大街上配到武士刀就已然成为了一种违法的行为,甚至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来着。

不过这仅仅只是指那些被抓到的,实际上还是会有许多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满的人,携带着‘管制刀具’,只不过不会明目张胆的去那么做罢了。

而且,愿意使用手枪的人,跟过去相比显然也要多出了许多。

本来在原本的历史进程当中,这类的浪人在日本应该是越来越少才对,即便是有那么一些,通常也都会跑到国外去,比如说中国一类的地方去为非作歹——————事实上现在日本还真有这么一些人,只不过他们通常都会受到非常严厉的管制,并且几乎可以说是绝对不可能被允许闹事的。或者说他们也没有这个胆量,最初的时候。的确是有那么一些日本浪人会去闹事,毕竟那个时候对于日本的轻视已经开始在这些狂妄自大的人心中根深蒂固了。

对于他们来讲。即便是在中国闹事,相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他们似乎也不需要承担什么后果?

事实上最最初的时候也的确如此,毕竟那个时候国社政府才刚刚成立而已,各个地方上的政府也的确是不愿意去招惹日本人,也是因为这个关系,很有那么一些日本人闹了事情之后没有承担过法律责任。

而最初的时候,严绍也完全不知道这类的事情,毕竟严绍当时日理万机,显然也不会有人将这种事情告诉给严绍——————或许对他们来讲,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小了。完全没有必要回报给严绍。

一直到有一次事情闹大了,甚至是差点闹出人命来,民间沸沸扬扬,到了严绍也知道的地步,直到这个时候严绍才明白过来。尽管这个时候国社政府已然成立,但是不要说是百姓的脊梁骨,就算是那些官员们的脊梁骨也一样从来都没有挺直过。

于是很自然的,严绍越过了地方政府之后,直接对下令对闹事的日本浪人进行严惩。

那个时候山东战役还没有爆发。因此有很多的国人甚至是政府官员都对日本人十分惧怕,因此都建议严绍息事宁人。与此同时,日本人的气焰也完全可以用嚣张来形容。

不过与当时的国人不同,严绍的心底可以说是压根瞧不起日本人。毕竟后世日本死宅究竟是什么模样,严绍可以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即便是现在这头狼还没有被美国人给驯化成一条狗,严绍依旧一点也不担心。

没错。局部战争肯定打不赢,那大不了就来全战。

要知道。眼下的中国是很弱,但是说实在的。与后来抗战中的那个中国相比,恐怕还真未必差的了多少,甚至有可能会比那个时候的中国稍微强一些也说不定?

至少那个时候的中国与日本的差距,绝对要比现在大。

那时尚且能坚持的下来,更何况是现在了?

而且抗战时的日本之所以会变强,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完全的获得了东北的工业,那可是当时中国工业最好的地区之一。要知道在1931年的时候,日本的钢铁工业还仅仅只有188万吨而已的产量,到了第二天就达到了两百三十多万吨,第三年达到了三百一十九万吨,第四季就达到了三百八十四万吨,到了1935年的时候,已然达到了四百七十万吨。

不过短短三年的时间,几乎增长了三百万吨的数字,这已经比两倍还要多了,说实在的,如果不是因为东北丢失,日本未必能拥有如此的优势。

尤其是到了卢沟桥事变的那一年,日本的钢铁产量更是达到了五百八十万吨…

所以,真心是晚打不如早打,如果说当年九一八的时候就全面战争的话,说不定损失反而会比较小。

而眼下的中国与日本的差距,明显要比历史的同时期要小的多,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