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雪中悍刀行 > 第二百零二章 大风起时,岂能不落人头(下)

第二百零二章 大风起时,岂能不落人头(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徐凤年的存在,就像河道中的礁石,虽然激起了巨大浪花,但终究无法阻挡汹涌洪流的去势。

虎头城正北战场上,步卒方阵两翼的骑军凭借娴熟箭术,已经对城头进行了数轮抛射压制,位于潮头位置上的持盾步卒在城外轰然立盾,后排弓手也冒着城头箭雨展开第一拨仰射,在盾卒和弓手攻防期间,那些云梯和对楼也在方阵间隙中突然加,而在后者更多吸引北凉弓弩注意力的时候,在盾卒掩护下的弓手仰射并不停止,又有充当死士的北莽健卒开始狂奔,清一色不曾披挂沉重铁甲,只披更为轻便的皮甲,一手持盾,一手持莽刀,这些在方阵推进途中一直保持养精蓄锐态势的死士,在距离城头一百五十余步后开始力冲锋,他们将充当战争史上最血腥的一种角色,附蚁,人如蚁攀附城墙。

几乎同时,将近被北莽士卒高高举起的百架云梯架在了城垛空隙,而那些几乎与城头等高的十余座巍峨对楼,顾名思义,它们在停下后便形成了与城对峙的格局,此时也如同露出狰狞的面孔,被北莽南朝春秋遗民美其名曰遮面的厚重牛皮,哗啦一下猛然扯下,隐蔽在楼内的弓手无一不是草原上的神箭手,比起先前位于盾卒身后造就箭矢雨幕的弓手,其准头要远远胜出,务求最大程度杀伤那些能够躲在仰攻死角的虎头城守军。

在对楼之间,道:“南院大王,那家伙还在破阵前来,咱们是不是稍稍后撤些?”

董卓嘿嘿笑着不说话,董胖子的媳妇第五狐皱了皱眉头,以前听家中那个总跟自己争抢大妇名头的女子说过,耶律洪才这个家伙好像小时候吓破胆过,如今倒是长得跟先帝有七八分相似,可气魄实在是欠奉,甚至还会晕血,每次跟随女帝陛下巡狩,都只能靠着身边亲卫怯薛捕获的猎物来蒙混过关。第五狐对此很快释然,若是耶律洪才跟他父亲一样雄才伟略,早就跟许多姓耶律的龙子龙孙那样早早夭折了吧。

耶律洪才大概也意识到自己的提议有些上不得台面,很快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故作镇定道:“南院大王,咱们不是要等军神嘛,那个北凉王突阵越深,耗费的气力就越大,咱们的位置若是太过靠前,那姓徐的可不是要马上就得碰壁而返?到时候姓徐的吃过了苦头,结果龟缩在虎头城不出来了,岂不是坏了南院大王的大事?”

董卓总算缓缓转过头,正视这个北莽身份最尊贵的魁梧男子,笑眯眯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啊,深谙兵法的诱敌深入,也好,就按殿下说的去做。后撤五百步,如何?”

耶律洪才轻声道:“八百步会不会更稳妥些?”

董卓哈哈笑道:“殿下说如何便如何。”

董家亲军和太子的怯薛铁卫开始后撤,那些隐匿气机的第一拨死士都是身形灵活的北莽步卒,那么这一拨身材尤为健壮的步卒几乎可以说是随便换一个战场,披上真正意义上的重甲,就可以媲美那种历史上几乎一度把骑军葬送的中原重型步卒。

这些力士的登城,哪怕是近在咫尺从城头上激射而下的箭矢,也仅是让举盾而上的他们略微停顿,偶有北凉膂力惊人的弓手一箭射穿盾牌,锋锐箭头直接钉进胳膊,他们也绝对不会有任何退缩。就在震破耳膜的厮杀声中,一名北莽登楼力士遮在头北莽的突破口,不是虎头城,不是葫芦口,而是北莽双方最初都盯上但是随着形势变化而又默契舍弃的流州!

自己当时兵行险着,提议褚禄山和袁左宗展开一个惊人战略,要以始终按兵不动的大雪龙骑和一支货真价实的重骑军为主力,大范围转移兵力,一口吃掉杨元赞领军的葫芦口,先请君入瓮,再瓮中捉鳖。

那么北莽有没有可能在这之前,同样更换战略,试图一口吃掉流州?

虽然徐凤年在到达怀阳关之前,就已经按照既定谋划,让褚禄山给寇江淮安置一个流州将军的头衔,带领三千骑军和六千凉州步卒驰援流州,配合三万龙象军把守那座有拓拔菩萨加入战场的流州战场。

徐凤年站在原地,望向西面,望向遥远的流州。

这个时候,有二十余骑不知何时也跟随他这个北凉王闯入战场,人人负剑。

为两骑正是那当代吴家剑冢的剑冠吴六鼎,和女子剑侍翠花。

便是破阵杀人也难掩吊儿郎当的吴六鼎策马杀至徐凤年身边,这位年轻剑客嬉皮笑脸道:“这就不敢向前了?”

徐凤年默不作声,习惯性闭目养神的剑侍翠花皱眉沉声道:“说正事。”

吴六鼎立马噤若寒蝉,无奈道:“褚都护让我捎句话,说他觉着董卓那小子不安好心,所以他已经于昨夜自作主张带着几百亲卫赶赴流州了,不过在凉流两州交界处,他早就有八千伏兵在那儿,就等着北莽来这一手。哦,褚都护还说了,那八千人,都是先前不久才从各地边军中紧急拎出来的刺头人物,没有他亲自去带兵,那帮老卒谁都管不了。”

徐凤年毫无征兆地开怀大笑起来,怎么都停不下来。

吴六鼎转头对翠花问道:“失心疯了?”

徐凤年好不容易停下笑声,望向正北远方那杆董卓大旗,微笑问道:“敢不敢跟我再向前破阵两里路?”

吴六鼎毫不犹豫道:“我就是一个捎话的,不敢!”

女子剑侍却睁开眼睛,对徐凤年平静道:“请王爷大可放心后背。”

徐凤年点了点头。

那临时拼凑出来的八千老卒啊。

其实早徐家在入凉之前,就已经不成建制,甚至更早在某个胖子千骑开蜀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嫡系兵马的说法,从来都是大将军徐骁给他多少兵马就打什么仗,其麾下士卒,要么是徐家军中死得最快的,要么就是升官升得最快的。如果非要按上一个名头,倒是勉强有一个,那是他少年带兵的一场成名战,那是在一条河边,当时麾下七拼八凑出的八千骑军,仅活四百人。在徐凤年世袭罔替北凉王之后,上次在怀阳关偶然与担任北凉都护的胖子随口聊起,才知道自从胖子作为主将带兵打过大大小小七十余场战事以来,勉强算是在他手底下当过兵而且没死的人,北凉境内恰恰还剩下万余人,年长者都已经成为将种门庭的家主,更多是四十来岁的军中青壮,混得最没出息的那拨,品秩最低也该是个标长了。

那条河,如果徐凤年没有记错,是叫曳落河。

————

凉流接壤的边境。

一个刚刚披上甲胄乘坐大马的胖子望着眼前的那支骑军,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朗声笑问道:“各位,从将军校尉或者最不济也是个标长,重新变成我褚禄山麾下的小小士卒,感觉如何?”

骑军大阵中哄然大笑。

胖子笑眯眯道:“听说还有不少从步军中赶来滥竽充数的,我褚禄山念旧,就不跟你们计较了,想来这么多年来,弓马也不曾落下太多。”

那些骑士笑声更大。

胖子突然满脸杀气腾腾,恶狠狠说道:“诸位大多知道一个老规矩,跟我上阵杀敌,只要不死,回头都能升官,这次就要让你们失望了,死不死不好说,但是就算不死,也没官可升!事先说好,这次敌人是北莽那个董卓的嫡系骑军,最少两万人!我们只有八千人,咋办?”

满场肃穆沉默。

褚禄山猛然间抱拳道:“那就有请诸位,与我褚禄山再走一趟曳落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